南一村:位于沙河地區西南4公里處。……。 |
南一大隊駐地的村子,意為:“白龍江南岸”。因地處白龍江南岸的山谷口,故名。解放前屬偽南峪鄉所轄,建政時屬城關區南峪鄉管轄,合作化時建恒星高級社,公社化時為大川公社南峪大隊,1962年改屬南峪公社,1983年改為南一村。南一村……。 |
南一,因1942年分南一、南二、南三3村,南一為其中一村。1933年稱南宅村,屬全縣恩德區。1942年分南一、南二、南三3村,屬金屏鄉。1952年設南一鄉,屬全縣第二區。1955年屬芳塘區。1958年改南一大隊,屬視塘公社。1962年并入城關區屏山公社。1963年析置南一公社,屬才灣區。1968年改南一大隊,屬才灣公社。1984年改南一村,設南一村民委員會,屬才灣鄉。1987年改南一村公所。199……。 |
南一村是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502104201。 |
清河鎮南一村座落于黃河岸邊,人口416人,耕地466余畝,人均耕地1.12畝,113戶,支部共有黨員10名,五保、低保供養戶共4戶7人,農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取得,老弱病殘、年齡偏大及特殊人員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經濟相對落后,村集體收入比較薄弱,全村是以糧棉為主的種植模式,第三產業主要是糧食販運,交通運輸業等!。 |
2006年4月,全市行政村規模調整,南湖、星一兩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南一村。1956年組成新聯、星火一、星火二、星火三、星火四4個高級社;1958年分別為4個生產隊;1961年分別改為4個大隊;1967年4個在隊合并為星火大隊。因重名,1981年6月19日改名為南湖大隊;1983年為南湖村;2006年4月南湖、星一兩村合并組建南一村至今。南一村……。 |
南一村共有392戶,1488人,黨員27人,耕地面積756畝,耕地面積1380畝,村主導產業是水稻。2014年村民人均純收入338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無。……。 |
南一村位于東岙的西邊,隔金字山與西岙相鄰,中間被周家弄一分為二。南一村原稱瞻岐周家,村中居民大都以周姓為主,F有戶數715戶,計2035人。相傳,明洪武十九年(1886年),周家第一代太公洪祥公從舟山岱山楓樹墩,因“海禁”遷入瞻岐東岙。洪祥公遷入東岙最早落腳在方井潭,后搬至金字山山腳,在此繁衍生息。洪祥公一共生了五個兒子和二個女兒,號稱七房,其實只有五房。洪祥公在東岙站穩腳跟,有些家產后,就把上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