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村小溪鎮南寨村地處縣城東邊天馬山麓,距縣城8公里,是小溪鎮的山老邊遠村。這里山青水秀、風光優美、人居和諧,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429人,擁有山地5900畝,建有果園水泥道路25公里。全村以蜜柚種植為主要產業,種植面積3500多畝,年產蜜柚1.2萬噸,產值近4000萬元,是小溪鎮最富裕的蜜柚專業村,也是小溪鎮最宜居的生態文明村。……。 |
大同鎮南寨村地處長汀縣城南部,南屏山麓,汀江河旁,319國道及汀四公路在我村通過,交通便利,屬城鄉結合部,東北與汀州鎮營背社區相鄰,西南與策 武鎮陳坊村交界,西北與大同鎮羅坊村隔岸相望,本村有2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256戶,人口1136人,村組干部10人,0黨員54人,村民代表27人。耕地已基本被國家征用,現南山崠背不家耕地約200畝,魚塘55畝,山林面積4000余畝。我村風景優美,是天然旅游……。 |
因落地處中梁山的南面,故名。民國時期稱南寨,屬而立鎮。1958公社化后,改為南寨大隊,屬藉口區;1961年公社劃小成立藉口公社,屬藉口公社;1984年5月公社改鄉后,南寨大隊改為南寨村,設南寨村民委員會,屬藉口鄉;2002年撤鄉建鎮后,屬藉口鎮,名稱沿用至今。南寨村……。 |
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立南寨鄉。1958年稱為南寨大隊。1960年南寨大隊分為南寨、新屋、煙樓三個大隊,屬湛江市郊區坡頭公社。1963年,南寨、新屋、煙樓三個大隊合并為南寨大隊,屬湛江市郊區乾塘公社。1983年變更為南寨鄉,屬乾塘區公所。1984年坡頭區成立,屬乾塘區公所。1987年變更為南寨村委會,屬乾塘鎮。1990年變更為南寨管理區。1999年變更為南寨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南寨村……。 |
南寨,因地處和里村的南面,故名。1954年為南寨鄉,屬良口區。1958年改大隊,屬紅旗公社。1980年析出歸斗大隊。1984年改南寨村,設南寨村民委員會,屬良口鄉。1987年改設南寨村公所。1996年復設南寨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南寨村……。 |
南寨這里原是西河的一個渡口,明朝時。何坤妹在這條河里遇難,出家當了尼姑。所以成村后起名難寨,過了許久,人們覺得此名不雅,據諧音改為南寨。南寨村……。 |
官廳鎮南寨村位于康祁線西南,官廳鎮東部,官廳湖東岸,地理條件優越。全村總戶數86、人口227,常住戶數70、人口216,勞動力139人,黨員21名。耕地435畝。2016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為8000元主要以葡萄和紅棗種植為主,村集體經濟收入0.67萬元。……。 |
因該村南北兩側長滿酸棗樹,象墻,使得村象寨子,且處于黑城(北寨)南,故名。南寨村位于黑城鄉南部,363戶,1284人,黨員46名,村兩委干部5人,村面積3710.4畝,耕地面積2320.65畝,村主要產業有傳統種植等。……。 |
南寨村是河北省邯鄲市邱縣邱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430101228。 |
該村位于偏店之南,故稱南寨。明代以前就有史姓在此居住,后因戰亂逃往村東。明初,段青(一說段聰)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不久遷往圣寺駝。后段姓從圣寺駝遷回,在附近立村。該村與東寨連成一片,后山洪暴發,從村中沖開一條大溝,遂分成兩村。南寨村……。 |
明建文年間(公元1399年-1402年),張姓由山東先遷此地落戶,隨后王姓由麻達峪、趙姓由田各莊遷此地定居。因北面有北寨,洋河從西邊流過,故莊取名河水寨。后因和北寨相對應,又改名為南寨。南寨村位于北寨正南1公里,座落在洋河東支東岸。地處丘陵。土地1,814畝。1,260口人,均為漢族。……。 |
南寨村位于靈壽縣城北8公里處。全村共有629戶,2276人,中共黨員122名,村民代表22名,農村青年人才25名。村“兩委”班子8人(支部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職2人)。轄區面積2.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28畝,村內主導產業有小麥、玉米,村集體收入主要以河灘地、集體土地承包為主,村集體年收入25萬元。……。 |
上寨鄉南寨村位于石家莊西南19公里處,距鹿泉區17公里,有6個村民小隊,現有村民756戶,2466人,低保19戶,五保5人,村“兩委”干部9人,其中支部5人,村委5人,交叉1人,黨員99人,村民代表36人。石家莊市西山森林公園坐落在村東,是全市最早的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90%以上,擁有200育種生物植被,中以農科小鎮坐落在村西和上寨村交匯。 ……。 |
南寨。位于楊村鄉東部,東鄰西趙村,北與北寨村接壤,東鄰南重樓村。人口232人,62戶。耕地面積217畝。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東西主路貫穿全村。……。 |
南寨村是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稱勾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423104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