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快農村建設步伐之意得名,故名農建村。1951年民主建政,名為農建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農建村為農建大隊;1985年更名為農建村。2006年建制調整,與魚龍村合并農建村至今。農建村……。 |
有翻身農民起來建設新農村之意,故名。1935年至1949年屬東溪鎮第14保。1952年建政時命名農建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農建大隊。1984年更名為農建村。1993年隸屬東溪鎮,沿用至今。農建村……。 |
”農建”寓意農村建設越來越好。民國時期屬孝感縣洪樂鄉。1949年5月孝感解放后到1952年屬于孝感縣三汊區閔集鄉,1952年后屬祝站區閔集鄉,1956年合作化時為閔集鄉農大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農大大隊,屬祝站公社閔集管理區農大大隊。1961年從農大大隊分出組建農建大隊,1975年與群力大隊,東湖大隊合并為東湖大隊,屬祝站公社閔集管理區,1978年分出為農建大隊,屬祝站公社,19……。 |
農建村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化德縣公臘胡洞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0922201209。 |
農建村基本概況 農建村位于長興島東部,地處元沙二號橋,東臨新建村,南接合心村,西連鼎豐村,北靠元東村。全村總人口1342人,總戶數553戶,全村共分10個村民小組,勞動年齡段人數843人,就業人數574人,可耕地面積約919畝。涉及動遷92戶,落實鎮保869人,全村黨員總人數38名,預備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農建村下設3個黨小組,其中60周歲以上黨員人數24名。近三年來,農建村榮獲“五好”基……。 |
農建村位于金山衛鎮東北部。東與金山新城區毗鄰,南瀕北城河與石化城相望,西傍張涇河,北至張堰鎮建農村為界。全村總人口8861人,轄30個村民小組,總耕田面積5094畝,全村區域面積7.5平方公里。1949年之前至1955年屬江蘇省松江縣。1956年建立農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初建立農建生產大隊(又名農建生產隊),1966年10月由松江縣山陽公社劃出,并入金山縣金衛公……。 |
農建村幅員面積156公頃,距高石鎮政府10公里,距威遠縣城21公里,位于高石鎮西部,有板鋪路穿村而過。全村總戶數584戶,總人口數1743人,18個村民小組,現有黨員53名,預備黨員1名,其中流動黨員15名。全村耕地面積2346畝,其中田924畝、土1422畝、林地面積300畝,水利工程18處,現有勞動力1061人,其中外出務工704人,在家從事農業的主要以養豬,喂蠶,種植為主。……。 |
寓意新農民建設新農村。1952年成立建設村;1955年改名為農建村;1958年隸屬東凡公社農建耕作區;1962年命名農建大隊;1984年1月更名為農建村,建立村民委員會,屬農建鄉;1992年9月撤鄉建鎮時劃入木門鎮;1995年10月屬農建鄉(鄉鎮建制調整恢復農建鄉);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隨化龍鄉并入木門鎮。農建村……。 |
寓意村民積極投入社會主義建設,故名。解放初期,屬飛龍鄉第八分會管轄。原與永安村合為一個村為上團結、下團結。1953年劃為合興場鄉,更名為團結村。1958、1959年改為團結,1961年由永安分出,1970年代,由團結改為農建,一直沿用至今。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農建村與團和村合并設立農建村。農建村委會辦公地址為原團和村黨群服務中心;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簡府函【2020】126號。農建村……。 |
農建村地接嘉興市工業園區,東至新豐,南至平湖塘,西至工業園區,北至步云鎮。占地約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62畝。農建村20個村民小組。因工業園區東區建設征地拆遷、新農村搬遷384戶,涉及15個村民小組。余184農業戶,人口總數665人。新居民33人。農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47名,其中35歲以下黨員12名,60歲以上黨員19名。中心設有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農家書屋、多功能排練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