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建鄉時,土匪較多,社會混亂,人們為達到清靜、平安的意愿,得名清平村。負責群眾自治組織事務故設立村民委員會。1949年以前歸三民鄉管轄,解放后隸屬于清平鄉,1966年9月清平鄉改名為建設公社,該村更名為建設公社建設大隊,1980年又改名為清平鄉清平村,1992年撤區并鄉隸屬碧山鎮,2002年由小拱村和原清平村合并為現在的清平村,2016年村改居,設立清平社區。清平社區……。 |
因該社區位于清平鎮政府駐地,故名。1953年9月清平鄉成立居民委員會,1983年12月成立清平鎮居民委員會,2004年8月12日更名為清平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清平社區……。 |
因境內有清平場而得名。場建于明代,取“永遠清吉平安”之意得名。建于清末,因位置比較平坦,解放后于1968年成立清平公社,同時取名清平街村委員會,轄一個居民組,120戶,490人,1985年至1992年改為嘉平鄉,1992年11月,江津拆縣建市,嘉平鄉又改為嘉平鎮,2001年拆鄉并鎮改為嘉平鎮清平社區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清平社區……。 |
因轄內有清平中藥材市場,故名。自成立以來,名稱沿用至今。清平社區……。 |
清平片:礦產有重晶石、煤、鐵。重晶石礦在開采利用和外運,年產5000噸左右;煤、鐵礦在開采利用和外運。黔湘公路縱貫全境,爐榕公路也于此起點,鄉村公路密布,100%以上自然村通汽車。境內清平城歷史悠久,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始筑土城,萬歷四年(1576年)改建石城,城墻長六百六十三丈,高一丈,設東、南、西、北四大城門。爐山縣、爐山督察區,爐山區駐地。城墻內外,歷代建有玉皇閣、龍王閣、財神廟、武……。 |
1949年屬沁陽縣第四區。1952年屬第六區。1955年屬王曲中心鄉。1956年成立清平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王曲鄉。1958年8月成立清平村農業生產大隊,屬王曲公社,同年11月改屬城關公社。1961年屬王曲公社。1983年成立清平村民委員會,屬王曲鄉。1989年屬沁陽市王曲鄉。1995年成立清平社區居民委員會,屬太行街道。清平社區……。 |
清平社區是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北關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370702004007。 |
清平社區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刁鎮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114016001。 |
玉蟾街道清平社區成立于2002年,由原青龍鎮青龍街村更名而來,位于瀘縣城西新區,酒香大道和康樂大道交匯處,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交通四通八達:瀘富公路、福瓦路(成自瀘赤高速出口)酒香大道、玉蟾大道、康樂大道、隆納高速出口、城際鐵路瀘縣站等。社區總人口5653人,共1869戶,7個居民小組,社區居民主要由原老居民和失地農民組成,其中失地農民近5000人,流動人口2860余人;其中婦女2868人。清平社……。 |
這里指此處原有清平場。故名。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八一社區、花龍社區與旌旗社區合并設立清平社區;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彭府函【2020】57號。清平社區地處彭州市天彭街道辦以東,距彭州市區1.5公里,東靠致和街道辦興仁社區,南臨致和街道辦順和社區,西與東湖社區相連,北與棗子樹社區相接,幅員面積5.33平方公里,清平社區共有16個居民小組,總戶數2398戶,總人口7688人,黨員202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