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社區地處城西大門,是城西街道辦事處所在地,下轄8個村民組,現有耕地450畝,人口9808人,其中流動人口7510人,本社區設一個黨支部,黨員74人,其中預備黨員1人,這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基礎雄厚。S202線、307線兩條省道貫穿南北東西,境內主要干道有勝利西路、淮中大道、芍香路、紫光大道、站前西路、沿河路等。轄區內有縣畜牧局、皮箱廠、城西糧站、信用社、郵電所、供電所等單位。民營個體……。 |
仁和社區:成立于2021年2月,地處蕪湖城東新區核心區域,轄區北至仁和路,南至北京中路(不包含濱河馨居、新莊二號令小區),西至中江大道,東至扁擔河。面積2.53平方公里,包含金浩仁和天地、柏莊香府、保利熙悅府、政務壹號等4小區,有市博物館、中國電信蕪湖分公司、中國移動蕪湖分公司、中國聯通蕪湖分公司、中鐵建筑設計院等單位;轄區居民約9000人。……。 |
仁和社區為天長市仁和集鎮黨委、政府所在地,位于天揚線沿線,四通八達,交通便利。2007年仁和社區由原仁和集鎮姚塘村、仁和街道居委會合并而成,合并后轄區內有15個居民小組,耕地面積3000余畝,戶籍人口3775人。仁和社區是仁和集鎮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政府、中學、工商、稅務、金融等行政、事業單位設置齊全,工礦企業集中,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商賈云集,經濟繁榮,涉及的行業主要有電子、服裝、玩具、紡機……。 |
轄區內有仁和路經過,取仁愛溫和之意。2020年4月設立,地名沿用至今。仁和社區……。 |
仁和社區是北京市平谷區漁陽地區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110117003007。 |
因寓意仁義和平。解放初期為仁義鎮一段、二段居民委員會。1958年更名仁義公社街村一段、二段居委。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更名仁義鎮街道居民委員會。2002年更名為仁和社區居民委員會。仁和社區……。 |
根據原里仁村、天和村合并,取兩村各一字得名,成立于2001年9月,沿用此名至今。成立于2001年9月,沿用此名至今。仁和社區……。 |
因其駐地為原仁和鄉政府,得名仁和社區。1950年為仁和鄉下炮村,1961年更名為仁和公社第5大隊,1984年更名為紅花鄉下炮村,2002年將大石村合并,2006年并入古溪鎮,2016年因撤村設居變更為仁和社區。仁和社區……。 |
取“仁慈”、“人和”之意,故名。2021年從中心城區現有的福龍社區居委會析置出仁和和陽光社區居民委員會。仁和社區:轄區范圍東至洪岱路,西至角美大道,南至翁角路,北至324國道。……。 |
仁和社區居委會下轄天利仁和小區,故名。仁和社區居委會于2013年成立。仁和社區……。 |
“仁和”二字寓意“崇尚仁義,鄰里和睦”,故名。原為二龍街道的第三、第五居委會,2001年合并為仁和居委會并沿用至今,現屬龍鳳街道。仁和社區……。 |
仁和社區位于揭陽試驗區漁湖鎮北部,與榕城區榕東辦事處相鄰,試驗區主干道環市東路橫穿整個社區,交通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社區現有居民273戶,總人口1270人。近年來,仁和社區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致力于推進社區工業化發展步伐,著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創辦仁和工業園區。目前,工業園區各項配套日趨完善,已形成一定規模,現共有大小20多家企業在工業園落戶,成為一方投資……。 |
“仁和”即以仁愛之心,待人處事,共建和諧家園。1958年為仁和大隊,1984年大隊改村,2001年穿山、膠泥、雙寨、、吳健、上寨和春光村并入,設立仁和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7月村改居后為仁和社區,2021年10月24日居改村后為仁和村沿用至今。仁和社區……。 |
仁和社區是貴州省黔東南州三穗縣文筆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522624001006。 |
桃園辦事處仁和社區位于市區,辦公地點在惠友旺角1919號。該社區是由新村社區管轄范圍內獨立出來的部分,成立于2008年,因轄區內有仁和路而得名。全社區有 13 個生活小區,1481戶,5100人。轄區內有金屬器件廠生活小區、老財政局生活小區、教育局機關家屬樓、郵政局家屬樓、中鐵建工生活小區、國貿生活小區、鐵路生活小區、造紙廠生活小區、聯合小區、農大生活小區、糧食局生活小區、運輸房屋生活小區鐵路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