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為仁義、和諧的社區。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將盛和村、北新村、第二社區合并,設仁和社區,沿用至今。仁和社區……。 |
此地居民曾以任姓居民居多(任同音仁),希望居民之間互幫互助、和諧平安,二者合一取名仁和社區。1958年為11大隊。1981年為11村。1982年恢復地名村后,更名為任家溝村。2009年成立仁和社區。2020年12月25日將原馬市鋪社區管轄的14組青草灣片區、周家壩社區原管轄玉秀路以北的瓏悅臺小區區域調整到仁和社區(南順府函〔2020〕370號)。仁和社區……。 |
社區駐地位于仁和街,社區遂借取街道名為名。2002年3月1日成立仁和社區,屬西城街道轄。2019年8月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西城街道、南城街道,撤銷人民社區后合并設立命名為大觀樓街道仁和社區居民委員會。仁和社區……。 |
仁和社區是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柏溪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511504001204。 |
仁和鎮鎮政府駐地位于該社區,社區遂借取鎮名為名。2011年江安縣仁和鄉政府駐地仁和場成立仁和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仁和鄉撤鄉設鎮,仁和社區居民委員會屬仁和鎮轄。2019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將仁和鄉調整為了仁和鎮后屬仁和鎮管轄至今。仁和社區……。 |
因社區位于原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仁和寨,故名。2019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原永勝鄉并入街子鎮。經鄉人民政府申報,2019年12月4日縣人民政府批復,成立仁和社區居民委員會,以加強對被合并鄉場鎮管理,名稱沿用至今。石朝門村……。 |
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仁和社區……。 |
仁和社區是新疆伊犁州伊寧市上海路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654002010023。 |
仁和社區是新疆新星市紅星二場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50502501002。 |
因轄區內有仁和房地產開發公司而得名。仁,意為仁義道德;和,意為和諧社會。2015年成立,命名為仁和社區,2017年4月青達拉街道辦事處成立后,仁和社區劃歸青達拉街道辦事處,沿用至今。仁和社區……。 |
明朝萬歷年間,鄧子龍駐守姚關時,在施甸河上建橋三座,此地居“人和橋”,清朝咸豐元年(1585)建街,稱之“人和街”,后取“政通人和、仁愛和睦”之意雅化為“仁和街”至今;現村委會駐地仁和街。元代仁和屬阿思朗、石甸長官司。明嘉靖三年(1524)屬太平鄉。清順治七年(1650)設興義鄉屬平彝州。康熙六年(1667)設復性鄉。乾隆三十五年(1770)屬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廳。1913)年隸屬施甸縣佐轄。19……。 |
仁和社區是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新華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53262810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