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李、劉二姓村民來祖遷此建村居住,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在村中建一廟,名為三官廟,廟內奉有三尊神像,傳三神像為兄弟三人,且均為朝中官員,故取村名為三官廟。1951年屬淮陽縣第一區(安嶺)。1958年設三官廟大隊,屬安嶺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三官廟村民委員會,屬安嶺鄉。1988年屬安嶺鎮。2019年屬淮陽區安嶺鎮。三官廟村……。 |
唐代佛教興盛,村民修廟敬奉天、地、水三官,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大寧鄉。清嘉慶元年(1796)屬簡里。1943年屬張良鎮。1949年屬三官廟鄉。1956年屬韓信中心鄉。1961年屬三官廟公社。1969年更名為三官廟大隊。1983年更名為三官廟村民委員會,屬磙子營鄉。三官廟村……。 |
三官廟指天、地、水三官,既堯舜禹。傳說蓋廟時,天官叫地官看廟蓋成沒有,地官又讓水官看廟蓋成沒有,水官沒法推辭,來到廟宇一看廟蓋成了,就坐上正位,天官見三弟去之未回,就讓老二去看,老二去了一看老三已就正位,只好坐水官左位,天官久等老二不回來,只好去看究竟,到了一看老三老二,憤怒之極只好坐在右下位了,因水官坐正位,故叫水三官廟,后改今稱。明屬唐莊保。清屬大唐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縣設八個區屬第二……。 |
明崇禎十二年(1639)王姓最早遷此建村,后遷來他姓人家,成村,東有村莊王家莊、賈家莊,西有三官廟,沿襲至民國初,后統稱“三官廟”。1958年5月歸蘇寨鄉,8月屬蘇寨(紅峰)人民公社,同年建三官廟大隊,以大隊部在三官廟得名。1983年因體制改革,三官廟大隊變更為三官廟村民委員會,屬廣武鄉。1994年屬廣武鎮至今。三官廟村……。 |
原名“褚嶺村”,后以三官廟命名,故名。1948年4月前屬東魯鄉第五保(本保含和溝、褚嶺),后為第五區(城關區)褚嶺行政村。1952年為第九區(玉皇廟區)褚嶺行政鄉。1956年屬褚嶺高級社。1958年屬大峪溝公社。1961年為大峪溝區董陵公社褚嶺大隊。1963年為玉皇廟公社三官廟大隊。1975年為大峪溝公社三官廟大隊。1983年改為大峪溝鄉褚嶺村,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改稱三官廟村。1992年撤鄉建鎮,……。 |
三官廟原名“毛家村”,明代初年村西北隅建一廟宇,廟內供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而故稱,后村隨廟名。1949年歸鄭州市第四區。1953年歸郊八區。1959年成立三官廟大隊,歸三官廟分社。1961年10月歸中原區農業公社。1967年后牛莊大隊并入三官廟大隊。1983年撤銷三官廟大隊,選舉產生三官廟村委會,析出崗坡村委會、后牛莊村委會、南陳伍寨村委會,歸中原區中原鄉。2005年11月撤銷中原鄉,……。 |
三官廟村簡介三官廟村位于蓮花鎮北中部,北靠沙河,南鄰泥河洼滯洪區,省道241從中穿過。全村共有耕地1918畝,近2000口人。轄6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共有52名黨員,村兩委干部5人。三官廟村產業結構以種植業為主,以養殖業為輔的種養模式,種植小麥、大豆,養殖生豬、山羊、雞。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為主。每年外出務工人數大多在800人左右。……。 |
三官廟村是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高新區)紫薇大道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10502012200。 |
明萬歷年間建一座廟宇,內有玉皇大帝、龍王、關公的塑像,故稱三天官廟,由此得村名三官廟。1949年屬太康縣第六區(遜母口)。1958年8月成立三官廟生產大隊,屬遜母口公社。1983年11月更名為三官廟村民委員會,屬遜母口鄉。1987年撤鄉建鎮,屬遜母口鎮至今。三官廟村……。 |
清乾隆年間,蔣姓移此定居,村北有三官廟(天官、地官、水官,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村以廟定名。1949年屬項城縣第二區。1958年9月為新橋公社三官廟生產大隊。1983年12月為新橋鄉三官廟村民委員會。1988年新橋撤鄉設鎮,為新橋鎮三官廟村民委員會至今。三官廟村……。 |
三官廟村是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獅子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324109216。 |
清初建村,當時村中建有一座廟宇,廟內有堯、舜、禹三座泥塑神像,故名三官廟。1949年屬西華四區。1958年為李大莊公社三官廟大隊。1975年為大王莊公社三官廟大隊。1984年為大王莊鄉三官廟村民委員會至今。三官廟村……。 |
解放初隸屬盛康區官坡鄉并得名新莊。1956年稱新莊社。1958年更名為新莊大隊隸屬新生活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區制,隸屬盛康區。1975年撤區并社,新莊大隊從盛康區中劃出隸屬當鋪人民公社。1981年根據縣政府第27號文件以當地地名更名為三官廟大隊。1984年更名為三官廟村并從中分出羅榜村和馮沖村并隨著原當鋪人民公社并入縣轄盛康鎮。1987年撤區建鄉,當鋪劃出成立縣轄當鋪鄉,三官廟村隸屬縣轄當鋪鄉……。 |
早年河的上游建有廟宇,故名三官廟,取“三官”賜福的意思,故而得名。清初建置基本沿襲明制;1644年至1911年屬鄖陽府保康縣修文里所轄;民國初沿襲清朝建制;民國26年至38年屬保康縣永峰鄉所轄;1951年7月屬黃化區大灣鄉三官廟村、李灣村;1956年5月屬黃化區對口鄉三官廟大隊、李灣大隊;1958年月屬黃化公社對口管理區三官廟大隊、李灣大隊;1961年6月屬黃化區對口公社三官廟大隊、李灣大隊;19……。 |
解放年代初期形成村落,因該村該村有一座三官老爺廟得名三官廟村。三官廟村原屬首羨公社,1980年劃歸和集公社,稱三官廟大隊,1983年體改為三官廟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區劃調整劃歸首羨鎮,2001年與丁大莊村合并為三官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三官廟村:位于首羨鎮東南2公里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