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村地處永春縣東部與南安市交界的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坳里,海拔400多米,屬高邊遠山區。全村總面積2990畝,林地1114畝,耕地247畝,柑園500畝,茶園600多畝,全村總人口460人,分二個村民小組,農民大都以種養業,勞力輸出等為主要經濟收入。主要特色: ①山城村有十二家茶葉加工廠,是重要的烏龍茶生成加工基地,鄰近幾個鄉鎮以及隔壁縣的茶葉大都集中在這里加工生產,為外貿出口準備了充足的原料。 ……。 |
一、山城村概況山城村以四山環抱如城得名,位于石榴鎮西北部,距鎮區17公里,東鄰南浦鄉大坪村,南鄰龍嶺村,北鄰中西林場。下轄下轄8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有314戶1145人口,現有正式黨員44名,其中女黨員6名。全村總土地面積19770多畝,實有耕地面積約1281畝。山城村東有獅山,西有象山,南有蛇山,北有龜山,山泉注入盆地,匯成山城溪,出隘口,與西來的車本溪匯合,為鹿溪上游一大支流。二、政區沿革……。 |
山城鎮,即山城鎮的城關村,因城區四面環山,故名。民國時期屬山城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一區,1958年屬為山城公社,1984年3月改設山城鄉。1987年7月,山城鄉并入山城鎮,改稱山城村村民委員會。山城村……。 |
山城村在蓬華鎮政府駐地西南4公里處,原是蓬島大宗分居。地處湖頂山后,取名“山后”,于1935年改為山城,民國年間屬蓬華鄉山城保,解放后為蓬島鄉山城村。1958年公社化為山城大隊,1984年為蓬華鄉山城村委會,1991年12月改稱蓬華鎮山城村委會。山城村委會設在中堀。有胡柳洋、中堀、張田坑、洽內、招垵、靴丘、大份、石獅、楓垵、火路、萍空、下寮、下扁份、坑尾林、水壤、橋尾官、無厝壤、洋麻墘、腳堀、幕壤……。 |
山城村是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洪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0722101226。 |
清朝年間,為了防御外敵,曾在本村三、四、九社處屯糧駐兵,修筑小城一座,因座落在山上,故名。解放前屬山城村,一直沿用至今。山城村……。 |
附近有很多山,又位于集中地帶,常有村民來,后形成集會,時間久了,人們都叫它為山老集。1980年,隨著時間和經濟發展,集會快速成為了城鎮,后改名為山城村。明代屬碭山鄉二圖。清代屬碭山鄉二里。1912年先后屬九區、山城區山城鎮。1950年屬碭山縣雨亭區雨亭鄉。1956年屬永城縣雨亭鄉僖山高級社。1958年屬芒山超英公社七營(駐僖山)。1959年屬芒山公社雨亭生產大隊。1962年屬芒山區雨亭小公社。19……。 |
“山城”指轄區內多丘陵山地。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星燎一是七海大隊,星燎二是鄭寅大隊,星燎三是山城大隊;1971年撤區并社時三個大隊合并,統稱湖泗大隊;1980年屬湖泗人民公社;1979從湖泗大隊分離出來,稱為山城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時更名為山城村,屬湖泗鄉;1988年撤鄉建鎮時屬湖泗鎮;2012年屬湖泗街道管轄至今。山城村……。 |
山城村是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通勝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582003202。 |
山城村是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210602101200。 |
山城村是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前陽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681104210。 |
山城村是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嶺溝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323211203。 |
此村始建于明朝(公元1630年),在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殘存墻呈三角形村堡,此堡建在石梁上,用石頭砌成,故得名。2001年5月撤鄉建鎮后為丹麻鎮山城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山城村……。 |
據傳,宋朝在本村以北的小灣子里筑城一座,駐扎官兵,因在山頭上,取名山城。又據《楊氏家譜》記載,楊氏從南京一帶遷至西寧南川水磨落戶,后遷到景陽大寺,后來一部分人遷到山城居住,以姓得名為楊家山城,后因雜姓增多,稱山城,后稱山城村。1955年2月由互助縣劃歸大通縣八區新政鄉管轄;1956年與蘇家堡鄉合并為景陽鄉山城行政村;1958年屬景陽人民公社時,為山城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后,稱景陽鄉山城村村民委……。 |
明朝初期,在此修建土城堡,故名。解放初期稱山城行政村,1955年稱山城合作社,1958年稱山城大隊,1968年稱東方紅大隊,后又稱山城大隊,1984年稱樂都縣城臺鄉山城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山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