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張村下轄8個自然村,17個村民組,擁有耕地3500畝。該村居民571戶,人口2170人,其中黨員61名,女黨員3名。金針菇是該村的拳頭產品,目前擁有一個大型養殖基地。……。 |
上張村位于福廈路西側,交通便利。村下轄21個自然村,總戶數1633戶、人口5598人,全村共有37個村民小組,黨員102人;上張村總面積為3.2平方公里,其中農田面積1200畝,山地面積3400畝;全村主要農作物為水稻、蔬菜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以種植龍眼、枇杷和柑橘等林果業;2012年村財政收入約10萬元。……。 |
上張村是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東張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132201211。 |
上張村是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無梁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11081107220。 |
清光緒年間外來朱、張二戶人家,張姓中有人中了秀才,遂稱村為張莊。后因張姓人丁興旺,另立新村在地勢較低的南面,故名。1949年屬葉縣八區大營鄉。1956年屬平頂山礦區。1958年建上張大隊,屬大營公社。1962年屬郊區東高皇公社。1968年屬東風公社。1977年礦務局“五七”辦公室。1980年屬東高皇公社。1983年改為上張村民委員會屬東高皇鄉。1993年屬郊區東高皇鄉。2003年屬北環路街道。上張……。 |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縣為4鄉,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崇義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全縣設6區,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四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全縣設四區,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四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全縣劃分鄉鎮,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光復鄉,1949年所轄地段屬黃陂縣張家店區光復鄉,1952年所轄地段屬十三區送店鄉,1955年為建二合作社歸祁家灣區送店鄉管轄。1966年成立時定名為上張;198……。 |
上張村地處襄陽紡織服裝產業園(伙牌鎮)西北,東邊:姜溝村;南邊:李店村;西邊;老范村;北邊:馮家村。新316國道穿境而過,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轄區面積7000畝,共有500戶2002人,耕地面積5200畝。主導產業為農作物種植和生態養殖。2014年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12600元。近年來,在產業園黨工委(伙牌鎮)的具體指導下,上張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村域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建設經濟發展、生活寬裕、……。 |
上張村是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陳坊積鄉陳坊村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00200。 |
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今南昌瓦子角張姓遷此建村,得名“張家村”,后有村民析出遷居張家下方建村,因與下張相對稱,故名。1949年初屬港口區上張鄉和洋里區大塘鄉。1958年屬圭峰公社,為上張大隊;1966年改稱紅嶺大隊;1973年負復稱上張大隊。1984年政社分開,屬圭峰鄉,為上張村村民委員會。1989年從上張村村民委員會析出,設立馮家村民委員會。1995年撤鄉設鎮,屬圭峰鎮,為上張村村民……。 |
上張村是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廟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781103235。 |
上張村素有張姓居多,擇上而居之說,據村民傳說古稱鳳凰村,遺憾的是文革期間規模較大的張姓家廟被破壞,相關文字記載已不可再尋。據說張王盧姓從陜西遷移至此,現村中以張王盧許四大姓居多,其次有郭吳劉等姓。據張姓一兵備道臺墓碑及張姓和盧姓家譜記載,該村在明朝時稱洪洞縣望鄉張石上里上張村。1949年屬洪洞縣四區。1956年屬南垣(曲亭)人民公社。1984年設淹底鄉。1987年成立上張村民委員會,屬于淹底鄉。2……。 |
上張村是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龍蟠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304111999。 |
福應街道上張村位于仙居縣城東部約5公里,靠改建后的35省道北面。全村由3個自然村組成,有5個村民小組,156戶,540人,其中:黨員21人;有耕地360畝,山林1733畝。我們上張村過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村級發展比較落后。近年來,村兩委針對上張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落后實際,積極引導村民,尋求發展路子。我們針對上張村土地比較開闊的實際,引導村民發展楊梅種植,目前已建成楊梅基地600畝。同時想方設……。 |
姜山鎮上張村,北緯29°46′,東經121°32,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地處姜山鎮東側,東與井亭村相鄰,西鄰天童南路,南起姜定公路,北接首南街道。全村人口1463人,耕地面積1385畝,以種植水稻為主。村委會駐上張,故名。轄上張、下張、上塘、居敬橋、橫里、方家漕、九房7個自然村,轄區內共有8條河,有上塘河、姜山河、下張河、橫里河、清水河、方家漕河、九房河、居敬河,橋梁有8座,上塘橋、居敬橋、和平……。 |
上張村簡介 張村位于報福鎮西南部,距離縣城31公里,南與龍王山自然保護區毗鄰。上張村古稱張湖,明、清時稱上張塢莊,1984年稱上張村。該村地理位置較高,境內南塢山(海拔1172米)座落于該村東南方,山上竹木茂密,泉水清澈,景色秀麗,半山有一石如佛,歷來文人墨客慕名來訪者,留下不少奇聞軼事。該村除楊氏為當地望族,其余多數為河南、湖北、安徽及浙江的臺州、處州、紹興、金華等地的移民后裔。其中尚有畬族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