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村位于靈壽縣西北部深山區,距離縣城65公里,村域面積9970畝,全村分三個自然莊,70戶191人(現有人口),耕地面積360畝,基本農田183畝,人均收入7000,農作物主要為玉米和土豆,經濟作物為核桃和中藥材連翹的種植。村內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分散安置50戶144人,不搬遷戶19戶55人,集中供養1戶1人,搬遷后村內實際居住6戶8人。……。 |
石佛村全村共440戶,1250人,耕地1865畝,黨員42名,村民代表27名,常住人口970人,外出務工人人員260人,50歲以下720人,學齡兒童82人。村“兩委”干部6人。 ……。 |
石佛村位于故城縣建國鎮南部6.5公里處,村莊面積675畝,耕地面積2205畝,戶籍人口1886人,現有黨員48人,村兩委班子11人。……。 |
石佛村是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東城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681102228。 |
明隆慶年間,曹姓在此建村,取名曹崗。清代,黃河在馬營決口,隨河水沖出一大一小兩尊銅佛,被供于村廟內,后銅佛被盜,村人又請石匠雕刻大小兩尊石佛,大的放于此村廟中,從此取名石佛。1949年屬靳堂農場。1961年為石佛大隊,屬靳堂人民公社。1983年為石佛村民委員會,屬靳堂鄉。石佛村……。 |
石佛村是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楓楊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10172560211。 |
原叫“徐固村”,因村內有尊石佛像,以石佛代替村名。1981年更名為“石佛”。1958年建隊,稱石佛大隊,屬滑縣白道口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稱石佛村民委員會,屬滑縣白道口鄉。1987年撤鄉建鎮,稱石佛村民委員會,屬滑縣白道口鎮。石佛村……。 |
因洪水漂送一尊石佛至此,修石佛廟得名。1958年建石佛生產大隊,屬位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石佛村民委員會,屬位莊鄉。石佛村……。 |
傳云,原名趙莊,村中建洛迦庵廟,改名為石佛。清屬召臨圖召父里。1931年屬黃埠鎮。1941年屬黃埠鄉。1950年屬邵店區。1958年設立石佛生產大隊,屬邵店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稱石佛村民委員會,屬邵店鄉。2012年屬邵店鎮。石佛村……。 |
石佛村村情概況一、地理環境及人口狀況石佛村位于光山縣羅陳鄉東南8公里處,東與羅陳鄉大劉村、文殊鄉龍塘村接壤,南與羅陳鄉百步村吡鄰。全共有9個村民組、18自然灣,共有351戶1580人,其中貧困27戶84人;耕地面積1987畝(水稻種植面積為979畝、其余為早地1008畝)、林地面積3700畝、水面面積500余畝,群眾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石佛村屬淺山丘陵地區,植被覆蓋率高,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 |
石佛村是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半坡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526115999。 |
早前村旁的石佛山上有一尊石頭雕刻的佛像在當地很出名,村落位于山下,故得名。清朝時期屬蘄水縣南鄉;民國時期屬第三區;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成立同心社,屬竹瓦區梅山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定名同心大隊,屬汪崗公社;1959年屬竹瓦區梅山公社;1974年撤區并社后屬竹瓦區竹瓦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時以境內石佛山上的石雕佛像定名為石佛大隊;1984年恢復區、鄉、村建制屬竹瓦區竹瓦鎮,原石佛大隊更名石佛……。 |
以居民點命名。有一石佛居民點,故而得名。解放初期屬唐縣鎮區。1954年屬隨縣第十一區。1958年成立公社時,命名為群增一大隊、群增二大隊,屬石佛管理區。1979年群增一大隊、群增二大隊分別更名為豐收大隊、幸福大隊,屬石佛管理區。1981年地名普查后,豐收大隊、幸福大隊分別更名為石佛寺大隊、桃樹橋大隊,屬石佛管理區。1984年設區建鄉、撤隊改村,石佛寺大隊、桃樹橋大隊分別改為石佛寺村、桃樹橋村,屬石……。 |
【石佛】 Shífú昔建村院清理基礎時掘出一尊石佛像,得名石佛院。村委會駐樟仕院,轄樟仕院、大仕院、宏仕院、石佛院、新屋院、下灣塘、香屋院、五塘沖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97.2公頃,267戶,1003人。……。 |
石佛村是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雙龍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381108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