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境內有一坪,多滾石,故名石坪村。清朝屬石門里第九甲。民國時屬第二區湯家鄉。1949年12月解放后屬第五區湯家鄉。1958年成立中梁人民公社,設朝陽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經縣人民政府[1981]3號文件批準,將朝陽大隊改為石坪大隊。1984年改石坪村,成立石坪村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石坪村……。 |
以境內小地名石頭坪,故而得名。石坪村。1958年命名為石坪、崔家、竹家大隊。1984年4月改大隊為村。2004年10月村組規模調整時,崔家村和竹家村并入石坪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石坪村……。 |
境內有一石坪,以前建有一大房子,遠近聞名。1950年屬石鞋鄉第二村。1958年為第三管區。1962年名石坪大隊。1983年更名為石坪村。2003年石家村并入。2009年更名為石坪社區村民委員會。2019年10月更名為石坪村村民委員會。石坪村……。 |
1962年由石桶大隊析出石坪大隊,以境內石桶寨、胡家坪各取一字而得名。1962年由石桶大隊析出石坪大隊,以境內石桶寨、胡家坪各取一字而得名。1984年改為石坪村,2004年9月撤銷石坪、石桶兩個村,設置石坪村,管轄原石坪、石桶兩個村的范圍,村委會駐地扶家大壩,沿用至今。石坪村……。 |
一、全村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6297畝,其中耕地面積2730畝,農田保護面積1976畝,田面積1777畝,土面積953畝;梨園面積3500畝。二、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石坪村黨支部下設五個黨小組,有黨員57人?側丝1283人,性別比男:女為 1:0.97,總戶數434戶,總勞動力646人,農民人均收入15846元。三、村級公路8.145公里,社級公路7.56公里,已全部硬化。人行便道……。 |
石坪村別名亂石灣,因山大石多,又地處在大灣中,故命名為亂石灣。1952年始置肖良鄉,1961年成立肖良公社,1983年為肖良鄉石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石坪村……。 |
根據了解,石坪村是以居住的地方以及這個地方人的姓氏而得名。1954年前屬于官亭區秦峪鄉,合作化時與灣子杜家合并聯合高級社,公社化時成立永豐生產大隊,1962年劃分為石坪、灣子、杜家三個大隊、文革時合并為永紅大隊,1972年恢復三個大隊。1983年10月石坪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石坪村……。 |
石坪村是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02107202。 |
民國時期,石坪村有富豪石萬擔,故命名石家坪村。1958年為定西縣城關人民公社石屏大隊,1983年更名為定西縣城關鄉石屏村,2000年更名為定西縣鳳翔鎮石屏村。石坪村……。 |
因以石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馬力鎮,1950年6月屬馬力區馬力鎮,1955年3月屬第六區馬力鎮。1958年屬衛星公社馬力鄉,同年12月屬馬力管理區。1961年12月,三縣分置,馬力區袁河公社,1965年8月,屬馬力鄉。1980年8月,屬袁河公社。1983年屬袁河鄉。2003年10月撤銷袁河鄉,屬馬力鎮至今。石坪村……。 |
因以石姓人氏聚居,且村民地勢平坦,故名。1949年屬于西坪鄉;1958年成立西坪人民公社,為石坪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為西坪鄉石坪村民委員會;2016年撤鄉改鎮,為西坪鎮石坪村民委員會至今。石坪村……。 |
駐地石廟子地勢相對平坦而取名石坪。1949年10月屬安口區南嶺鄉管轄;1955年組建石坪初級社;1956年轉為石坪高級社;1958年成立石坪大隊,1969年更名紅星大隊,1971年恢復石坪大隊名稱,屬新安公社管轄。1983年11月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歸新安鄉政府管轄。1984年7月,新安鄉并入安口鎮,屬安口鎮管轄。石坪村……。 |
1949年為頓崗三區石坪小區,1956年改稱石坪村公所;1958年改稱石坪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石坪鄉;1987年改稱石坪管理區;1998年撤銷石坪管理區,改稱石坪村村委會;2005年東流村并入石坪村,仍稱石坪村村委會至今。石坪村……。 |
石坪村是廣西玉林市博白縣頓谷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23105203。 |
石坪村位于臺烈鎮南面,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距縣城20公里,與良上鄉巴冶村相接。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268戶,1110人,24名黨員,耕地面積350畝。村委組織健全。基礎設施完善,全面實現通村公路、通水、通電話,村寨內道硬化,宜林地及“四旁”(村旁、水旁、路旁、宅旁)基本綠化,村寨基本整潔,庭院美化。使用沼氣為主的清潔能源的農戶達12%;建有衛生室、計生室、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室、文化活動室、體育活動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