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有泉,出自石穴,故名。清屬南三里。1927年屬南區。1949年屬三區。1956年屬天池中心鄉石泉鄉。1958年建立石泉大隊,屬篤忠人民公社。1961年屬篤忠區天池人民公社。1962年撤區屬篤忠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改稱石泉村民委員會。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石泉村民委員會隨篤忠鄉并入天池鎮至今。石泉村……。 |
以山中流出泉水命名。由唐帽山、七斗山、長山、安井山等高山石縫涌出清泉,其水質清亮、甘甜,故名“石泉”。晉屬懷仁鄉西安里;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屬第五(陸溪)自治區;民國15年(1926),屬龜湖鄉;民國26年(1937),屬樂山鄉;民國34年(1945)10月,屬大巖鄉10保;1950年,屬陸溪區金雞、臨江、高鐵、石嶺鄉;1953年3月,屬長江、高鐵鄉;1956年1月,屬長江鄉齊心、農莊、九……。 |
從范圍內兩個居民點的名稱中各取一字命名。“石”指雷打石,“泉”指泉井垅。1950年,所屬地段分別歸屬第七區黃柳鄉三村和白泉鄉一、二村。1957年以原黃柳鄉和白泉鄉一、二村各一部分組設立十大隊,屬城關區三合鄉管轄。1960年,十大隊分為十大隊和十四大隊,均屬城關區三合公社管轄。1970年1月,十大隊和十四大隊復合并為十大隊,仍由城關區三合公社管轄。1971年元月,由九大隊、十二大隊和十大隊合并組建大……。 |
石泉村是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青樹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321110273。 |
石泉村是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煙洲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82103222。 |
石泉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火廠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521105257。 |
石泉村是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坪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522106266。 |
石泉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馬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026109207。 |
石泉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河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321105241。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六都,1914-1949年前屬白沙鄉;1949年9月屬中塅鄉;1952年屬石泉鄉;1958年建黃龍公社設為石泉大隊;1961年分出石泉、關龍兩大隊,隸屬中塅公社;1980年石泉、關龍合并為石泉大隊;1984年改為石泉村,隸屬中塅鄉;1996年7月中塅鄉并入水源鄉,隸屬水源鄉,沿用至今。石泉村……。 |
駐地為石泉村,故名。因村西有石橋,橋面有孔,俗稱石頭眼里,后改名石泉。1984年年成立石泉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石泉村……。 |
石泉為本村有一泉,并有水流出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為石泉公社,石泉大隊;1964年屬下流水,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為石泉村委會,屬吳忠市同心縣所轄;2004年由吳忠市同心縣劃歸中衛市中寧縣所轄;沿用至今。石泉村……。 |
石泉村政區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積195畝。2006年,全村共有180戶,總人口為545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318人。經濟發展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75噸,經濟總收入為567萬元,人均純收入為4800元。 ……。 |
石泉村位于萊城北35公里、鎮政府駐地東4公里處。東鄰馬鞍山林場,南接北白座村,北鄰東峪,西靠東站。有104戶,人口320人,可耕地305畝。據村碑記載,清順治年間程姓建村,村東南有石泉,借以名村。至今,全村仍只有程姓,別無他姓。村風淳樸,村民和睦團結。抗戰初期,石泉村隸屬萊蕪縣第七區;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同年,撤銷鄉(鎮),劃大區為小區,以區轄村,石泉村屬萊北雪野區;1951……。 |
石泉村村莊由來相傳建村于南宋,李姓至此安居,當時村中有一從石縫中噴水的泉子,水柱下落銀花四濺,陽光夕照極為壯觀,故得村名石泉。政區人口鎮駐地西7.6公里,公路過村,地處埠嶺,有村民350戶,958人,耕地2588畝。經濟狀況該村以傳統農業種植和養殖業為主要經濟產業。年產糧食1815噸,花生237噸,蔬菜610噸。村經濟總收入902萬元,人均純收入5400元。社會事業自來水、電話、有線電視入戶率均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