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窩,因地產漢白玉等多種建筑材料,且開發歷史悠久而得名。因優質漢白玉被元明清皇家大批開采、廣泛應用久負盛名。石窩村現有900多戶、2800多口人。該村在金代末形成村落,當時主要以采石為生。該村石雕產品享譽國內外,成為京郊走出國門第一村。……。 |
建國初期屬吳川縣第七區。1958年石窩屬龍頭公社那洋大隊。1961年屬上圩公社那洋大隊。1965年設立石窩大隊,屬龍頭公社。1983年稱石窩鄉,屬龍頭區公所。1984年6月坡頭區成立,屬龍頭區公所。1987年稱石窩村委會,屬龍頭鎮。1989年改稱石窩管理區。1999年3月成立石窩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石窩村……。 |
石窩村是廣西玉林市北流市石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50981120201。 |
白石山鎮石窩村位于白石山鎮南5公里。自然景色優美,旅游資源豐富,緊挨著白石山景區長城。我村總戶數178 戶,521人,在村居住的非貧困戶133戶,415人,貧困戶6戶6人,脫貧戶7戶12人,共146戶433人。2個村民小組,黨員42名,村民代表19名。村集體收入穩定,每年在2萬元以上。經過2017年精準識別以“兩不愁,三保障”的原則進行識別,貧困戶8戶8人,死亡一人,剩余7戶7人,單獨低保人1人。……。 |
石窩村是左家塢鎮西北2公里,村兩委成員5名,黨員28名,全村人口1021人311戶,耕地面積1347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主要經濟作物是核桃、馬奶棗、栗子。村民生活穩定、富裕,村內道路硬化、村容整潔。……。 |
石窩村位于左安鎮西南方向,距鎮政府4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共有203戶,803人。全村共有山場7910多畝,水田780畝,其中大部分水田系冷漿田。群眾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水稻種植和外出務工。近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石窩村樹立足產業富民的指導思想,結合村情,精心規劃,狠抓落實,實施了一些扶貧項目,各項工作發生了變化,全村面貌逐步改善,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農民人均收入逐步增加。……。 |
據查,從明朝起,石窩村有原住南京的保氏先祖搬遷至此地謀生,石窩村位于龍王山腳下,因花崗巖石居多得名。由于受長期山洪沖刷夾帶大量滾石泥沙形成現在的石窩村地形,村莊地表0.5米以下及河道內多為滾石,舊時多有石匠,打鑿生產生活石器而小有名氣,解放后改名為石窩村。1949年解放后,因村中石材資源豐富,為推動生產生活發展鑿石石匠較多,改名為石窩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石窩村……。 |
石窩村是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五峰山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113004203。 |
因該村原坐落于朱家川河畔的亂石窩中,而故名。后雖遷于西面平坦處居住,仍沿用此名。1958年屬東風公社所轄。1961年分設小寨人民公社屬小寨公社所轄。1984年建制變列改稱村委會。2001年合并鄉鎮歸東湖鄉轄,2019年9月根據神政字(2019)6號文件《關于撤并長畛鄉宋霸王村等九十三個村民委員會的通知》精神,撤銷北辛莊村委會,所轄村由石窩村委會轄。石窩村……。 |
石窩村是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馴龍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2021120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