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孫氏先祖孫懷臣,自鄲城宜路南三里廟遷來,定居于此,取名孫莊。清中期,又在村內建樓一幢,改村名為孫樓。1958年設孫樓生產大隊,屬新安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孫樓村民委員會,屬新安集鄉。1987年屬新安集鎮至今。孫樓村……。 |
明初,孫營避兵由登封遷此,筑樓,名村孫樓。1949年屬二區。1955年屬河堤鄉。1958年為河堤公社馮莊生產大隊。1961年為河堤區馮莊生產大隊。1965年為平崗公社馮莊生產大隊。1974年為白樓人民公社馮莊生產大隊。1984年為白樓鄉孫樓村民委員會。孫樓村:位于順南村西側。……。 |
張集鎮孫樓村位于張集南部,曾叫幸福大隊。1984年3月,將以原孫家樓的簡稱命名的孫樓大隊更名為孫樓村。人口現狀:孫樓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187戶,856人。村級組織:村黨支部下設5個黨小組,現有黨員23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60歲以上老黨員8人,37歲以下年輕黨員3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3人,村民代表20人。團支部、婦聯、民兵聯等群團組織負責人15人。產業發展:主產小麥、大豆、玉米。耕地面積:耕地……。 |
孫樓村自2001年4月由原來四個行政村合并以來,成立黨總支下轄33個村民小組,1258戶,4205人,區域總面積7562畝,其中耕地面積4983畝,水面面積1454畝。孫樓村地處興泰鎮南段,南接溱潼古鎮,西鄰俞垛鎮,寧靖鹽高速公路,興溱公路貫穿其境,且寧靖鹽高速公路服務區居于其中,行政村合并以來,孫樓村黨總支,村委會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帶領全村人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努力奮斗,村各項事業得到較……。 |
因孫氏居多,莊內有一炮樓,故得孫樓村。解放前為自然村莊,1948年改為孫樓莊,1958公社化改革時稱孫樓大隊,1983年上級批準設立孫樓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孫樓村:位于車橋鎮以西2公里處。……。 |
明末清初,此村有一孫姓,勤于耕作,后蓋兩座樓,名曰孫雙樓,后演變成孫樓。1973年,由葛口大隊分出設為孫雙樓大隊。1983年,設立孫樓村村民委員會,隸屬敬安鄉。1985年,撤鄉設鎮,隸屬敬安鎮,名稱沿用至今。孫樓村:位于敬安鎮以北4公里處。……。 |
明朝形成村落,因孫姓始居得名孫樓村。1958年建孫樓大隊,駐小孫樓。1983年體改為孫樓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奚莊村并入孫樓村村民委員會,隸屬孫樓街道,沿用至今。孫樓村:位于孫樓街道所在地。……。 |
魚山鎮孫樓村位于金鄉經濟開發區西南部,全村現有農戶116戶,共有人口450人,其中黨員23人,高中以上學歷的10人,現有農業用地939余畝,其中耕地種植面積939畝,至2010年底全村工農業總值達到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00元。孫樓村共有黨員23名,支委3人,村委3人.兩委班子工作正常。魏井華為2011年第十屆換屆連任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年輕有為,家庭穩定,責任心強,富有工作能力,自己有大蒜……。 |
孫樓村孫樓村位于羅屯鎮的東南部,耕地面積1043畝。共4個村民小組,共137戶689人,村黨支部轄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2名。村黨支部班子成員團結、廉潔,戰斗力強。堅決實行民主的工作方法,堅持民主集中制,實行黨務村務公開,使群眾了解、理解、支持,共謀發展大計。孫樓村積極探索新路子、新方法,采取政府引導、部門扶持、專業戶帶農戶等措施發展養殖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孫樓村大力發展……。 |
孫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孫老家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71721111246。 |
孫樓村:2021年2月成立,由原孫樓、郭寨、趙莊、李店、趙伯升等5村合并而來,總人數1859人,總戶數475戶,耕地面積3972.8畝。……。 |
孫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安蔡樓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721114241。 |
孫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終興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722103234。 |
孫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孫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723108214。 |
孫樓孫樓行政村位于菏澤城西北18公里處,菏劉公路南0.5公里,高莊鎮政府駐地東南2.5 公里。下轄孫樓、李莊、曹堂三個自然村,居民474戶,1527人,耕地2240畝,農機具400余套。村莊簡史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孫氏從-縣遷此建村,以姓氏取名孫樓。本世紀三十年代初黃河在臨卜決口,該村因有土寨無進水,水退后村周圍地勢淤高,居民搬離舊址,分別在東、南、北三面建房居住,形成舊址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