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三海堰譚氏富紳出資購買此處山林田地,雇工開發林木土地,舊時建設有譚家院落,譚氏后裔遷居于此,故稱譚家灣。晚清時期,屬南鄉沿硯三海聯保轄。民國沿襲舊制。民國20年(1931年),賀龍、鄧中夏、柳直菊等率紅軍轉戰房縣,開辟房縣紅色革命根據地,成立房縣工農政權。此地隸屬三海鄉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1932年),舊政權復辟,國民政府設一區白海鄉管轄此地。后改為一區白海聯保譚家灣保。1952年建……。 |
清朝康熙年間屬楊溪店村。清同治年間屬東鄉肖公保。民國11年屬二區。民國36年屬楊武鄉譚家灣保。1948年為譚家村,1951年土改,為譚家鄉,屬楊溪區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大路大隊,屬衛星人民公社管轄。1966年,更名為建紅大隊,屬楊溪區管轄。1967年,因以培育繁殖農作物良種為主,更名為種子大隊,屬楊溪區管轄。1981年,更名為譚家灣大隊,屬原種場公社管轄。1984年撤社并區,撤隊改村,更……。 |
譚家灣村位于興山與秭歸的交界處,距鄉鎮四公里,轄區總面積平方公里,山林1400畝,耕地面積570畝,人均耕地面積0.8畝?側丝740人,有勞動力376人,常年外出務工267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兒童3人,留守婦女3人,貧困戶143戶438人,低保戶32戶78人,孤兒1人,五保5人。村“兩委”班子成員6人,主職干部2人,副職干部2人,黨員18人,(其中男黨員16人,女黨員2人,預備黨員1人,流動黨……。 |
【譚家灣】 Tánjiāw。钜蛏綖忱镒T姓人口較多,故名。村委會駐譚家院,轄李家灣、譚家灣、新屋院子、后禮山等7個村民組?偯娣e1.4平方公里,耕地52公頃,174戶,564人!。 |
因此地譚姓人口多得名。1958年大躍進時期稱為八一社;1962年稱為八一大隊;1995年撤鄉后改為譚家灣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譚家灣村……。 |
1941年設姚店區,1955年設姚店鄉,1958年設人民公社屬后四十里鋪大隊,1984年設姚店鎮屬后四十里鋪村,1989年屬姚店鎮譚家灣村民委員會。譚家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