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前村委會駐地位于瓦窯鋪,故名。1961年為瓦窯大隊,屬三橋人民公社委員會;1969年屬新安人民公社委員會;1984年,為瓦窯村村民委員會,屬三祝鄉人民政府;1992年,屬公嶺鎮人民政府;2004年區劃調整,高峰村并入瓦窯村,屬公嶺鎮人民政府,地名沿用至今。瓦窯村:地處公嶺鎮西南部,2014年由瓦窯村和高峰村合并而成;周邊與小市鎮、三橋鎮、潛山縣接壤,全村45個村民組,1018戶,3323人,總……。 |
瓦窯村:位于流村鎮西南9公里處。……。 |
因境內以前有瓦廠得名。1950年前屬陳食鄉9保,1950年名陳食鄉9村,1952年名瓦窯村,1962年名瓦窯村,1962年名瓦窯大隊,1968年名反修大隊,1980年名瓦窯大隊,1983年復名瓦窯村,2004年建制村調整時由高廟村、關門丘村、瓦窯村、三村合并而成,其名沿用至今。瓦窯村……。 |
1992年7月撤區并鄉時,復興與焦石合并為焦石鎮,村名任為瓦窯村,2002年村建制調整時,將瓦窯村、枧溪村、茂花村合并,保留了瓦窯村這個村名。由瓦窯村、枧溪村、茂花村合并而成。1949年,三村均屬復興鄉。1958年,為瓦窯大隊、枧溪大隊、茂花大隊,屬復興公社。1984年,為瓦窯村、枧溪村、茂花村,屬復興鄉。1989年1月,焦石撤鄉設鎮,瓦窯村、枧溪村、茂花村屬焦石鎮。1992年7月,復興鄉并入焦石……。 |
因境內以前有個瓦窯廠,故名。1953年取名瓦窯村,1958年更名為瓦窯大隊,1984年更名為瓦窯村,2003年由瓦窯村和陽雀村合并為瓦窯村。瓦窯村……。 |
三閘鎮瓦窯村位于城北張靖公路9公里處,三閘鎮政府以西北4公里處,全村轄8個社,504戶、1837人。全村耕地面積5183畝,流轉土地2200畝。平均海拔1456米,年平均降雨量128.7毫米,年平均氣溫7.3℃,全年無霜期165天,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是全鎮蔬菜重點生產區域,由于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因素,適宜西蘭花、娃娃菜、甘藍等高原夏菜種植。同時,便利的交通也為蔬菜生產和運銷提供了較好的運輸條件……。 |
1949年解放后,廢除保甲制度,該地屬青城區長壽鄉。1961年7月將第五基層人民公社改為工作委員會,作為榆中縣委派出機構,將該大隊劃分到青城人民公社瓦窯革委會,1983年五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鄉、鎮人民政府體制,同時成立瓦窯村村委會,沿用至今。瓦窯村……。 |
該地古時因有許多磚瓦窯場,故名。解放后屬于城關公社永紅大隊,1985年后成立城關鄉后與堡子村委會分離成立瓦窯頭村委會,2002年撤鄉并鎮后改名城郊鎮瓦窯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瓦窯村……。 |
該村在解放前后以燒瓦罐聞名,燒瓦罐的窯至今殘存,故得此名。中華民國時期,屬陜甘寧邊區新寧縣第三區第四鄉(欠家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三區第四鄉;1956年,屬湘樂鄉;1958年成立瓦罐窯大隊,屬湘樂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時更名為瓦罐窯村,屬湘樂鄉;1985年撤鄉建鎮,屬湘樂鎮。2003年5月,欠灣村并入瓦窯村。瓦窯村……。 |
瓦窯屯傳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因此地最先建有瓦窯,故名。1951年為瓦窯鄉,屬大埔區。1958年撤區并鄉后屬龍頭鄉;同年改瓦窯大隊,屬衛星公社。1962年改瓦窯公社,屬大埔區。1968年復改瓦窯大隊,屬大埔公社。1984年改瓦窯村,設瓦窯村民委員會,屬龍頭鄉。1987年改設瓦窯村公所。1995年復設瓦窯村民委員會。1999年屬龍頭鎮。瓦窯村……。 |
瓦窯村位于鎮寧自治縣城關鎮西部鎮果路7公里處。海拔1140米,氣候溫和,地勢平坦,有山地,河流,自然環境優越。本村北抵計王村,東抵客田村,南抵十三旗村,西抵果寨村,群山環抱,彎彎曲曲的河流,終年不息從中流過河兩岸有千畝良田。鎮果路順河岸而過,田壩中間有座拔地而起的山,在清同治年間得名(因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故名“獨坡屯”那里有抹不掉的歷史,古人的提詞,百年的古廟“獅子山”,有百年的民族古建筑等…………。 |
瓦窯村位于革利鄉西北面,西面與江龍鎮相連,鎮寧至革利的通鄉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轄3個自然寨,4個村民組,203戶,872人,居住著漢、苗兩種民族,少數民族219人,占全村總人口的25.11%,全村現有耕地591畝,其中水田295畝,旱地296畝,現有林地1500畝,荒山荒坡2000畝,年均溫14.4℃,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無霜期300天左右。種植業是該村的主要產業,村內有村黨員活動室1……。 |
瓦窯村總人口21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3人,全村布依族占多數,主要產業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人口總數:2168人 農業人口:2085人非農業人口:33人--行政區面積:6.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6.5畝--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漢族發展口號:--所轄村:14個組生產總值:/ 萬元--主要經濟產業:稻谷,玉米,杉樹名特產品:花生,西紅柿,葵花辦公所在地:瓦窯。……。 |
瓦窯村位于白云區牛場鄉東北角,東北接烏當區水田鎮、新堡鄉、新場鄉,西南連牛場鄉大林、小山、石龍村,距鄉政府駐地11公里,轄3個村民組,有農戶157戶567人,其中,布依族占99%。全村共有0黨員27名,其中,預備黨員2名。境內布依族民族風情濃郁,白云區一年一度的簸籮戈“六月六”布依風情節就在這里舉行。瓦窯村是牛場最邊遠、貧窮、落后的村。全村總面積為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1.4公頃(水田2……。 |
瓦窯村位于鎮駐地西南3公里,東南鄰虎莊村,西鄰萬潮鎮、平路河村,1990年至1992年1月原屬虎莊鄉,1992年2月撒虎莊鄉隨鄉并入龍場鎮,有凱重、凱爐二等級公路經過,有大田坳水庫,鐵礦石,石油、天燃氣、優質的碑石,苗、西、漢、革聚居,2007年轄11村民小組11個自然寨340戶,共有1367人口,有少數民族1025人,占75%,其中苗族615人,占45%;革家68人,占5%、西家342人,占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