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村莊是由五個圩子聯在一起,取名五聯村,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五聯村村民委員會。原為五聯大隊,屬千人橋區舒三公社,1983年體改建鄉,為五聯村,屬千人橋區舒三鄉,1984年屬舒三鎮,1992年撤區并鄉,隨舒三鎮并入杭埠鎮。五聯村位于皖杭埠鎮東部,其東南西北分別與保靖、大興、五星村接壤。六舒三路是縱貫其東西,轄13個村民組,5個黨小組,總人口1473人,耕地面積993畝,現有正式黨員43人,其……。 |
五聯村 2001年10月原浩寨鄉撤銷,其所屬的五聯并入上莊鎮,五聯村是千年古村落,人文錦繡,山水田園畫卷。有上海復旦大學研究所從事冶金研究的博士李亞利,有實業家李萬家設辦的績溪縣萬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有企業家李國炎的上莊玻璃纖維廠。五聯村的中心李家村,從北到南有河溪通過,天工之作,形成長溪繞翠之美景,近水樓臺之寶地。該村位于美麗的大會山腳下,與上莊鎮旺川村、寺后村以及長安鎮的中團村接壤,轄廟頭山、李……。 |
姑孰鎮五聯村位于原黃山鄉政府所在地,地處馬鞍山與當涂縣結合部,交通便利,路網四通八達。全村下轄8個自然村,10個村民組,現有人口1192人(不含商業街外來人口200余人),總戶數386戶。村有黨員58名(其中男49名、女9名),5個黨小組。全村總面積約2800余畝,其中耕地面積425畝,水面200余畝,苗木種植面積約60畝。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小麥和油菜為主。外出在馬鞍山地區打工的有400人左右,……。 |
五聯村地處撫市鎮集鎮范圍的老街,距鎮政府500米。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412戶,人口1432人,包外來人口2892人。全村黨員共48人。耕地面積418畝,山地面積980畝。村民主要以農為主。村兩委班子團結進取,有戰斗力。近年來,五聯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各項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五聯村兩委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做了2000米水圳三面光,老年人活動場所,籃球場水泥硬化,老街……。 |
五聯村是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上川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0171104211。 |
梅州市五華縣五聯村位于安流鎮西北部。五聯村轄16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429戶,人口2233人;全村總面積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9畝。五聯村年平均氣溫為27℃,年降雨量約為1400mm,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速生豐產林,上一年五聯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995萬元。近年來,五聯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措施:1、發展種植業,種煙、種板栗為主。2、發展山地養殖,以養雞、養豬為主。成果……。 |
1956年建水庫時,陳、鐘、盧、劉、鄭5姓聚居在一起,取名為“五聯”。1951年屬興寧縣白泡鄉,1958年屬合水公社白泡大隊,1969年設五聯大隊,1983年設五聯鄉,1987年稱五聯村,1989年稱五聯管理區,1999年改稱五聯村委會。五聯村……。 |
因該村委會是由五個自然村聯合組成的,故名。1951年屬浮山區,1958年稱五聯大隊;1983年稱五聯鄉;1986年稱五聯村委會;1990年稱五聯管理區;1999年設五聯村委會,沿用至今。五聯村……。 |
五聯村,即指由五楞根、大嶺排、阿羅、山根等自然村聯合成立的自然村落清順治元年(約1644年至1647年),梁姓祖先州鎮公、溫姓祖先成芳公及張姓、李姓、劉姓3位祖先,先后于現甜良坑、石頭沖、洞心、榕根、落地㙟等地建村定居。清朝中后期范姓、李姓、莫姓、成姓、陳姓、黃姓等祖先也先后于阿羅、大嶺排、馬仔、山根、五楞根、密洞等地定居建村。后又有古、趙、江、羅、鐘、曾六姓分別遷入洞心、石頭沖、阿……。 |
因原管理機構成立時,由五條自然村組成,故名。清代,屬開平縣得行都。民國時期,屬開平縣四區,錦湖四堡鄉。新中國成立后,屬開平縣,四區。1955年,屬開平縣,蜆岡區。1961年,屬開平縣金雞公社。1961年,屬開平縣金雞公社,稱五星大隊。1963年又與游東合并為游東大隊。1972年又分出五星大隊。因縣內有同名的,故1977年改為五聯大隊。1984年改為五聯鄉人民政府。1989年改為五聯管理區。1999……。 |
1956年稱五聯大隊,1983年稱五聯鄉人民政府,1987年稱五聯村村民委員會,1989年稱五聯管理區,1999年改稱五聯村村民委員會后,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五聯村……。 |
1986年為五聯村委會;1990年改為五聯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改為五聯村委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五聯村位于坪上鎮東北部,榕江南河南岸。全村有389戶,1680人,下轄5個自然村,耕田面積581畝。少數村民在家種植農作物,多數村民長年外出務工,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務工為主。……。 |
五聯村委會是由勝高樓新村、平富寮、紫湄坑3條自然村組成的行政村,位于海豐縣城東北部13.5公里處、公平水庫東側,距公平鎮區約2.5公里,人口2140多人,耕地面積1760多畝。五聯村原為公平水庫管理處(后改公平水庫管理局)管轄的行政村,2003年12月并入公平鎮。村委會沿S335公路東西兩則方向呈長塊狀分布。經濟以農為主,種植和養殖相結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居住的樓房正逐步以鋼筋混凝土結……。 |
五聯村委會位于高要市河臺鎮的東西南部,耕地面積約500畝,總人口1380人,村委會距離河臺鎮6公里,地理環境優越,是河臺鎮中等收入的村委會。開放改革以來,五聯村民經過學習科學實踐科學用科學去武裝人的思想,與時俱進,有使以來五聯村民就以種植玉桂為主,穩定了村民的收入。近年來村民的意識強了信息通了,搶抓機遇,按當地環境優勢,大種柑桔約100多畝,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經過實踐村民繼續發展種植柑桔擴大生產,……。 |
五聯村位于梯面鎮北部,距離鎮中心城區5公里,面積9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310人,總戶數340戶,靠近106國道,交通不大便利。村中現有南蒲紙業、水電站、花卉廠等多家企業。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蔬菜、花生等經濟農作物,村集體種植了白欖100畝,村民以外出打工為主。村內旅游資源豐富,有紫霞山莊隆華寺和羊公石等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