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名象店,1946年象店、新嶺合并故取其首字,故稱象嶺。清末民初,安婆社屬象店,宋店,東度,嶺兜下塘,在里、田邊,安馬詳,半山,上湖,馬路尾,大池頭屬新嶺,隸屬瑞溪鄉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屬城南鄉,1945年-1948年象店,新嶺二個保,隸屬城南翁婆石區公所管轄,1946年象店、新嶺二個保合并叫象嶺保。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叫象嶺大隊隸屬仙游城關區管轄,1950年屬一區,1951年屬二區……。 |
據查,象嶺村委樓后面有一座山,山形狀似一頭大象,故名。清朝時期,屬于博羅縣蘇州巡司署,民國時期,編入博羅縣七區乙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博羅縣三區石壩鄉;1958年,設立博羅縣石壩人民公社象嶺大隊;1973年,稱博羅縣石壩人民公社象嶺大隊;1983年,稱博羅縣石壩區象嶺鄉;1986年,稱博羅縣石壩鎮象嶺管理區;1999年,稱象嶺村民委員會至今。象嶺村……。 |
由象山片、求水嶺合二為一各取一字取名,故名。人民公社始建成立象嶺大隊,1987年后稱管理區,1999年1月后稱象嶺村民委員會,2014年從秋長街道劃歸三和街道,地名沿用至今。象嶺村……。 |
1950年叫象安鄉,包括和順鎮的逢沖、象臺、石塘、桃坑和官窯鎮的南浦、三洲;1951年分開進行土改,定名為象嶺鄉;分開后的象嶺鄉包括南浦、三洲,1958年后分出三洲到七甫鄉;1960年分小大隊時分為南浦大隊、蔡邊大隊、敦睦大隊;1962年合并大隊叫象嶺大隊;1978年分大隊時分出南浦大隊;1980年改象嶺鄉人民政府;1986年改為象嶺村民委員會,2005年并入獅山鎮,稱獅山鎮象嶺村委會,地名沿用至……。 |
“象”指野象,“嶺”指山嶺,古時有野象出沒該地。1950年屬金沙鄉;1952年稱象嶺鄉;1958年屬新鋪公社稱象嶺生產大隊;1983年屬新鋪區,由象嶺大隊和彭坑大隊合并稱象嶺鄉;1987年屬新鋪鎮稱象嶺村委會;1990年改為象嶺管理區;1999年至今稱為象嶺村委會。梅州市蕉嶺縣象嶺村位于蕉嶺縣新鋪鎮。我村轄20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60戶,人口2020人;全村總面積6.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1……。 |
向嶺村地處金斗鄉西南與云南宣威市楊柳鄉圍帳村相接。距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轄6個村民組,共有316戶1360人,其中:農業人口1349人,非農人口11人,主要居住民族為漢族。行政區總面積6.1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2846畝,農作物主要以玉米、馬鈴署等。經濟作物主要有魔芋、烤煙;群眾收入主要靠種植、養殖收入。村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人畜飲水困難。--人口總數:1360人農業人口:1349人非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