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過去村小人少而得名。解放初歸小村鄉,人民公社化時,設小村大隊,屬小村人民公社。1964年屬西屯人民公社。1983年社改鄉時設小村村,屬西屯鄉,2015年6月屬西屯鎮管轄至今。小村村……。 |
小村,傳首居者姓蕭,且村子較小,故名。轄區1949年前屬柳江鄉廣源鄉。1951年為小村,屬柳州市第八區。1953年屬柳州市第三區白露鄉。1958年成立小村大隊,屬鋼鐵公社。1961年屬白露公社。1984年改小村,并成立小村村民委員會,屬白露鄉。1987年改設小村村公所。1995年復設小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屬白露街道。2018年將名稱改為小村村村民委員會。小村村……。 |
小村村全村1284戶2915人,其中農業人口2707人;勞動適齡人口1608人,其中常年在外(半年及以上)勞動力人數47人。村莊土地面積600畝,耕地4929畝,人均耕地1.69畝。距離縣城50里,村距離鄉政府駐地3里,電力設施全覆蓋,通信設施全覆蓋,信號強,主要道路已經硬化。主要飲用水來源深井水。有醫療衛生所、幼兒園、小學、垃圾集中堆放點。 ……。 |
小村村是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安陵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1127105203。 |
早年村中肖姓居多,名肖村。后肖姓斷絕,又因村小,故名小村。孫甘店鎮小村位于313省道南側3公里處,距離縣城21公里。全村共有527戶2226人,總耕地3367畝,黨員56人,8個村民小組。年集體收入為0.5萬元!。 |
明永樂二年(1404),宋君章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村小人少,村西面靠近大村,故名小村。小村村……。 |
小村位于興村鄉政府東南方向5公里處, 共有127戶,人口521人,其中常住戶119戶,常住人口486人,耕地714畝,村域面積218畝,主要經濟來源以車床加工業為主,集體收入每年0.42萬元,2018年我村人均收入水平約為8000元。……。 |
明洪武年間,有張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汜水城,為始祖,自二世后又陸續轉遷此地定居。按明制,以十四甲為一里,時甲數不足,故名“小里村”,民國初簡稱“小村”。1948年屬成皋縣第四區。1949年屬汜水區。1952年屬第四區。1954年屬滎陽縣第九區。1956年屬史村中心鄉。1957年屬史村(基層)鄉。1958年5月歸白楊鄉,8月屬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屬汜水區(公社)新莊大隊。1961年新莊大隊析出小村大……。 |
小村村是河南省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原武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773101217。 |
因村西有山神小廟周圍,故名小村。1958年為小村生產大隊,屬新安縣石寺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為石寺鄉小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從新安縣石寺鎮遷至孟州市南莊鎮。小村村……。 |
水杉坪村位于小村鄉東南部,是全鄉12個村中最小的行政村,地處高山平均海拔1200米,景色優美,空氣清新。全村162戶,644人,有國土面積27228畝,水田451畝,旱地2700余畝,森林面積23791畝覆蓋達85%。全村經濟與鄰村相對落后,以中藥材,煙葉,生漆為主要經濟作物。2014年一縣一特“三千畝高山烏龍茶基地”落戶建成,今后將成為全村主導產業。水杉坪村現有村支兩委成員4人其中女性1人,平均……。 |
清朝嘉慶二年(1797),覃佳耀率白蓮教眾,在當時蔡氏聚居的蔡家坪,搭建了很多帳篷,形似一個小村子。自后人們就稱此地為“小村”,且在周邊婦孺皆知,故以其名為村名。清嘉慶二年(1797),此地屬湖北施南府建始縣長壽里四甲;同治年間,屬建始縣南鄉長壽里;民國七年(1918),屬建始縣智字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建始縣第三區署豬耳河聯保;民國三十二年(1943),屬建始縣花坪區豬耳(三友)鄉;民……。 |
小村村傳為唐宰相殷開山故里,南與大村緊鄰,相對曰小村,故名。1927年為郁林鄉小村村,1929年劃屬新村鄉。1934年為新村第四保,1946年為連云市第二區第四保。1947年為連云市第三區小村保,解放后劃屬大村鄉。1958年設立小村大隊,1983年改為小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小村村:位于花果山北路東側! |
小村位于虎山鎮東南方向,距離鎮政府4.2公里,全村由一個自然村組成,共5個村民組,總人口1728人,黨員73人,轄區耕地面積267畝,2011年人均純收入9187元。全村568戶現從事養殖業的近200戶,以養殖業為支柱產業。從事水貂養殖的業戶,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 |
村以早年建村時村莊較小而得名,村委會因駐地于小村,故命名。曾名小村大隊管委會、紅衛大隊革委會。1984年,經寶雞縣政府審批,改設小村村民委員會。小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