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營子村距離金溝屯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縣城26公里,全村總面積20.69平方公里,下營子村現有土地1.86公頃,全村分為五個自然村,全村586戶,總人口為1652人。……。 |
據在漢代時,沿西度水北岸駐扎過軍隊營房,得名營里。因居住靠下游而得名下營。1952年屬二區,設下營鄉。1955年屬河底中心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河底人民公社上營大隊。1980年從上營大隊分出,設下營大隊,屬河底公社。1984年,為下營村民委員會,屬河底鄉。2009年河底撤鄉設鎮,為下營村民委員會,屬河底鎮。下營村……。 |
傳明初有軍隊在此扎營屯田,后人口繁衍形成村落。因此村位于古灰泉村之東,故名東灰營。清乾隆年《安陽縣志》有東灰營村名。民國《續安陽縣志》仍為東灰營,后分為上營下營二個村,因其村地勢較低,故名下營。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有下營村。1949年設下營村。1958年9月改為下營生產大隊,屬洪河屯公社。1984年改為下營村民委員會,屬洪河屯鄉,至今。下營村……。 |
因最早有一戶李姓人家,居住峽河兩岸在下游,故名。1946年屬淅川縣西坪區雞聽河保。1949年歸西峽縣西坪區雞聽河鄉。1958年置下營大隊,屬西坪公社。1961年屬雞聽河公社。1983年改為下營村民委員會,屬西坪鄉。1986年屬西坪鎮至今。下營村……。 |
下營村位于鄖西縣澗池鄉的西北方,屬于典型的高山與二高山地區,距鄉政府5公里,距縣城32公里,現有通村水泥路5公里,版圖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占地2.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020畝,其中水田300畝,旱地920畝。轄8個村民小組339戶1405人,有勞動力758人。村干部5人,黨員28人,2014年人均純收入5094元。全村以綠松石加工、銷售及電子商務為主導產業,綠松石加工及銷售占全村總戶……。 |
相傳過去為部隊駐扎過的營地。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大隊,1983年改為下營村,成立下營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下營村:位于南集鎮以南4公里處。……。 |
原為鄒、馬、郭、陳四姓聚居之地。后汪思政從會昌縣城遷入已24代。并成當地旺族。相傳古時曾扎過兵營,故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下營鄉;1959年設下營大隊,屬周田公社;1968年與秧排大隊合并為下營大隊;1972年秧排大隊從下營大隊分出,仍設下營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時設下營村,屬周田鄉;1995年周田改鄉為鎮,仍轄下營村至今。下營村……。 |
下營村是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小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283104203。 |
據《西寧府新志》載,清同治年間,此地設有上、下兩個營寨,組織民眾自衛防守,動亂中,上營失守,下營固衛。班沙爾兵藏語,部落名。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班沙爾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分建為下營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稱下營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下營村……。 |
明清時期,下營鄉為軍事駐地,設立兩個兵營,本村是前營,故名。1949年時本地原有兩個村,分別為紅土莊村、河西營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紅土莊大隊、河西營大隊,文革時合稱紅衛大隊,1984年政社分設下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下營村……。 |
下營村是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13007228。 |
下營村:位于下營鎮政府所在地。……。 |
下營村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張西河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40222209213。 |
29、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下營村 下營村是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120119104213。 |
下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