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七年五月,國家考古人員對該村進行考察后指出:該村約于北宋初經四次遷移而建,村因姓氏而得名“侯村”。明萬歷間該村關帝廟鑄鐘銘文記有上布施者多屬侯姓。清《唐山縣志》云:東、西二侯村,原本為一村,清末以方位劃為二村,該為“西侯”。現東侯、西侯二村仍有“山西侯村”之俗稱。村東南之小丘,傳為當年孔夫子周游列國時停車之處。后人崇之為“孔崗”、“夫子崗”。元初,孔子之后裔孔璠自山東曲阜徒居于此,并于其建奉……。 |
古時村東有條大河,水流常年不竭,后于此建渡口。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遷民定居渡口西側,取村名西河口。后演變為西侯,故名。民國時期屬清豐縣東北區。1940年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后,先后隸屬清豐縣第四區、第六區。解放后屬清豐縣第四區。1957年屬乜城鄉。1958年,為馬村人民公社西侯大隊。1962年建高堡人民公社,為高堡人民公社西侯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為高堡鄉西侯村民委員會。西候村……。 |
西侯村是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新城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524002999。 |
西侯村是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馬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71425109236。 |
西侯村是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13007221。 |
西侯村位于中冊鎮駐地1.5公里處。全村共有村民324戶,人口928人,其中黨員49人。西侯村村支兩委成員,在中冊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旅游農業。境內西侯幽谷風景區,因奇、險、峻、幽、秀而著稱。景區地勢險要,山勢雄偉,峽谷縱橫、溝壑深長、幽谷深邃、峰回路轉、松柏蓊郁、蔽日清樾,是“泗水十景”之……。 |
原名為侯村,因侯家弟兄倆分居,形成兩個村子,居東為東侯,居西為西侯故名。明、清時期為西侯,屬襄陵縣管轄。1954年9月,兩縣合并,歸襄汾縣管轄。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銷鄉建制,實行政社合一。隸屬躍進公社。1959年1月,襄汾縣撤銷,屬臨汾縣管轄。1961年7月恢復襄汾縣建制,隸屬襄汾縣管轄。幾經變更,到1979年底為西侯大隊,歸鄧莊公社管轄。1984年2月改行鄉鎮制,改稱為西侯村民委員會,……。 |
西侯村位于平陸縣城正西方向,距縣城21公里。該村莊北與西侯村接壤,南與東侯村為界,西與文化村毗連,東與新東村隔溝相望。村座落于原西侯鄉政府所在地,交通比較便利。該村共有7個居民組307戶1273人。西侯村經濟尚處于自由發展階段,農民以糧食、果桃和露天西紅柿為主要產業。全村小麥1240畝,玉米900畝。目前全村養豬存欄480余頭,且為多家多戶分戶飼養,管理水平低,養殖效益差,對居民環境影響較大。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