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村地處蕪湖縣六郎鎮東部,蕪宣高速及蕪屯路穿境而過,全村人口5217余人,耕地3782畝,轄29個村民組,1405余戶。村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黨員162名(其中預備黨員4名、女黨員25名),發展對象2人、入黨積極分子8人。現村“兩委”在職干部9人,其中高中文化以上7人。 近年來,新福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主導產業為種植業、水產業和糧油深加工,種植業除傳統水稻、油菜外,苗木花卉、草莓……。 |
在武平縣東留鄉的北邊,坐落著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協調、舒適宜居的村落,它就是新福村。新福村離鄉政府8公里,分曾屋、郭屋、背坊三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16戶,人口1296人,全村黨員41人,耕地面積1810畝,山林面積2.7萬畝(其中國有南坊林場1.5萬畝,生態林0.3萬畝),是個典型的農業村。新福村立足本村區位、資源、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了400畝蔬菜示范片,150畝優質柰果……。 |
新福村,曾名土地圍,位于普寧市區西南50公里處,由昌坑角、新樓下、土地圍、湖洋角、富德田、櫪竹塘、歐公坡、老屋下、寨崗頂9個自然村組成,人口0.33萬。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鐘姓一支從后溪遷此定居,因村置于小山丘,周圍皆農田,故名土地圍,后從新樓下、富德田兩個自然村組各取1字,定為今名。聚落呈塊狀分布。有耕地1020畝,山地18750畝。農業主產稻谷、甘薯、花生。山林產杉、青梅、橄……。 |
據《廖氏族譜》記載:宋末山東兗州太守廖國器,避金南遷,先往龍水樟木腳廖家,后遷此建居。因此地田垌寬闊,土地肥沃,故名。1952年設新富鄉,屬全縣第十一區。1955年屬兩河區。1958年改大隊,屬兩河公社。1962年改公社,屬兩河區。1968年復改大隊,并析出部分轄地歸上宅大隊,屬兩河公社。1984年改村,屬兩河鄉。1987年改村公所。1996年改為新富村民委員會。2014年屬兩河鎮。新福村……。 |
新福村是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拜泉縣興農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231102211。 |
新福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賓縣賓西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25102204。 |
新福村是黑龍江雞西市密山市黑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230382104204。 |
新福村是黑龍江大慶市肇州縣新福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230621211208。 |
新福村是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岑川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626114207。 |
新福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雙鳳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521203227。 |
新福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臺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30421113261。 |
新福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楊嘉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321113229。 |
寓人民當家做主,向往幸福生活之意,故名。1949年前屬黃安鄉;1949年后屬新福鄉;1955年為幸福初級社;1956年為新福高級社,屬黃洲鄉;1958年為新福大隊,屬黃洲公社;1961年至1968年為新福大隊,屬茅店公社;1969年為新福大隊,屬黃洲公社;1984年為新福村村民委員會,屬黃洲鄉;2003年4月由原新福村、劉含村、黃嵩村合并成新福村民委員會,屬黃洲鎮。新福村……。 |
因處新福義地片,且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1949年前屬上南鄉,1949年后屬小坳鄉,1958年成立新福大隊屬南義公社,1984年改為新福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新福村……。 |
新福村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隆興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082110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