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西村位于皖、浙、贛三省交界處的休寧縣最南端,是休寧縣乃至安徽省的邊貿村,與國家級生態旅游縣—婺源的江灣鎮接壤,220省道穿村而過,是“黃山——婺源”精品旅游線的必經之地。全村轄稠坑山、前坦、下坦、溪西一、二5個村民小組,全村157戶,570人口,村及周近山場資源極為豐富,植被覆蓋率85%以上,共有耕地668畝,其中水田580畝、人均1畝,林地10870畝、人均19畝,菜園420畝、人均0.7畝。……。 |
此地位于美沙溪的西面,故名溪西。原名溪西。1981年成立為溪西大隊,溪西大隊隸屬美沙公社。1983年改大隊為村,隸屬美沙鄉。2001年劃入清溪場鎮。2003年合村并組時撤銷有猴梨村并入溪西村。2021年行政區劃調整隸屬清溪場街道。該名沿用至今。溪西村……。 |
溪西村地處五顯鎮東北部,毗鄰新圩鎮,背靠省級風景名勝區北辰山和竹壩水庫,距鎮政府10公里。全村現有人口3045人,轄溪西里、遼野里、東塘里、東浦里、譚內里、吾頭里、大尖里7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黨員人數80名。全村擁有耕地1900多畝,山地7000多畝。其中耕地以種蔬菜為主,是遠近聞名的蔬菜專業村;山地一部分開發旅游,一部分種水果。溪西村先后獲得市、區、鎮的各項表彰十多次。08年被評為廈門市第……。 |
溪西村系福州市永泰縣葛嶺鎮的一個行政村,位于葛嶺鎮西部,東鄰九老村,西與東星、小洲村交界,南與王布村交界,北與丹云鄉次云村交界,距省道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村落與居民】村落總面積11平方公里,有外厝、溪西園、龜垅、可坑、破寨、溪東、桐苑、六角、南陽、湖邊枝柄、下樓、新坑、橋頭里、侖頭等十五個小村落,14個村民小組, 共263戶923人!敬屣L村貌】溪西村村風淳樸,先后評為福州市基層先進黨……。 |
溪西村是永春縣的革命老區,解放初期是游擊隊的根據地,是革0據地的基點村。全村分有三個自然角落、17個生產小組,人口2985人。擁有較豐富的森林、水利、礦泉水和旅游資源。在村管轄區內有一古跡:鼎仙巖。它四周層林疊翠,環境幽雅,巖石崢嶸峻峭,泉水淙淙,如絲如弦,伴你而行,F藏有南宋理學家朱子墨跡,如今被列入永春縣文物保護單位,是永春縣較為著名的古跡之一,同時又是閩南水仙發源地。 我村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 |
溪西村,總勞動力983人,其中外出勞動力592人,待轉移勞動力62人,以糧食為主,兼種植烤煙、檳榔芋等。 溪西村地處才溪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王直、雷欽、邱子明三位建國老將軍的故鄉,全村有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382戶1510人,土地面積7500畝,其中山林面積6503畝,耕地面積826畝。2011年村集體收入56余元,財政轉移支付收入33000元,農民人均年收入7856元。現有支委3人,……。 |
因位于溪之上游,溪邊沖擊成平地,故名“溪頭埔”包括溪之兩岸的村落;后因溪之東岸分村,在溪之西,改名為“溪西”。后改為村民委員會后,即“溪西村民委員會”。明、清時稱六都溪頭埔。民國時期屬玉文鎮湖臺保。1950年屬第五區坂東鄉。1958年屬坂東公社和光大隊。1961年把溪頭埔分設兩大隊時,以梅溪為界,在溪之西取名溪西。1984年7月改為溪西村委會屬坂東鎮人民政府。溪西村……。 |
位于萩蘆溪西邊。宋、元朝時期屬興化縣;明朝時期裁興化縣后歸莆田縣,屬廣業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徐音鄉;1956年屬前莊鄉;1958年屬莊邊大隊;1961年屬溪西大隊;1984年,隊改村,屬莆田縣莊邊鄉溪西村民委員會;1992年9月屬莊邊鎮溪西村委會;2002年,莆田市區劃調整,屬莆田市涵江區莊邊鎮溪西村委會。溪西村……。 |
因村位于溪的西邊,故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溪西生產大隊。1984年8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溪西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1984年,撤銷溪西生產大隊,設立溪西村民委員會,簡稱溪西村委會。溪西村……。 |
鐵山鎮溪西村地處新羅區東郊,距龍巖中心城市僅3公里。全村總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畝,山林面積2600畝。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29戶,人口790人。2012年村財收入695.04萬元,人均純收入12131元。境內高嶺土礦資源豐富,儲量達5000萬噸,村辦高嶺土采礦洞和高嶺土選礦廠是村財收入的主要途徑,其產品除滿足國內需求外,還遠銷東南亞、印尼、日本、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轄區內還有……。 |
溪西村地處惠安縣螺陽鎮西南部與洛陽鎮交界,國道324線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捷。行政轄區5個自然村,總戶數603戶,人口2351人,現有黨員48名預備黨員1名,村兩委5名聘用干部1名。全村區位優越、交通、水利、通訊設施完善,經濟發展基礎比較扎實,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農業和手工業為主,其中尤以石雕加工而聞名中外。我村始終堅持把村民公開民主管理貫穿于村民自治全過程,創新務實“公開”工作,規范民主議事制度,……。 |
溪西村位于集美區西部是后溪鎮與灌口鎮相連接的一個行政村,面積4.15平方公里。下轄有下莊、坂山、上厝、長房、后溪尾、山尾、下梧等7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村民住宅樓916棟,總戶數928戶。有常住人口2993人,外來人口(包括興才學院)3571人。地處后溪溪流以西,故名溪西。這塊土地上,宋代以來一直是同安縣的一部分,宋代為明盛鄉仁德里,明屬仁德里十三都四溪保。民國時期屬集美鄉,這里設有后溪保。見過……。 |
溪西村隸屬泉港區涂嶺鎮。毗鄰惠安縣界,是新興石化城泉港區的南大門,沈海高速公路泉州段出入口之一,324線國道貫穿全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裕。全村土地面積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00多畝,山地面積10000多畝,行政村由頂溪西、下溪西、巷仔口、涵仔、陳田新村五個自然村組成,劃分為1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59戶,總人口3043人,個體工商戶20多家,合資或獨資規模……。 |
溪西村簡介 溪西村位于鎮域南部,南臨韓江支流北溪與隆都鎮交界,東與本鎮隆南村為鄰,西北與本鎮三洲村相接。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有高、金、范三姓人家來此尋找居住地,選擇了現鎮南沿南溪一側的一處平地創村立業。村落處于韓江北溪的西南,東面與隆城溪畔相鄰,又與隆都的西陵山隔溪相望,村落鄉形狀似葫蘆,故取名為“溪西”。溪西全村土地面積1.20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22畝。2002年,居民總……。 |
因此地處于連平河至新豐江河中下段,河的東邊稱東水村,河的西邊稱為溪西村,溪西村名由此而來。1949年,解放后分化小區,溪東分至惠陽地區管轄。1955年,成立溪東分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溪東分至隆街人民公社,劃分溪西大隊,1968年,溪西大隊成立溪西管理委員會。1976年,隆街公社劃分出田源公社,溪山公社。溪西大隊歸溪山公社管轄,成立溪西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溪西大隊革命委員……。 |
河婆街道溪西村位于縣城河婆的東部,緊接城區,交通便利。溪西目前有3337人,有831戶,下轄有樟樹坑、細山下、大山下、新寨、洪屋樓、張家圍、蘇屋樓、埔尾8個自然村,耕地面積有758畝。村民的主要收入是耕種與外出經商務工為主,村集體經濟收入為9.7萬元年,人平均收入為5294元年。溪西有黨支部書記1名,村委主任由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共有6名村干部,現有黨員73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