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建于山中一田洋邊,故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洋邊生產大隊。1984年8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洋邊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1984年,撤銷洋邊生產大隊,設立洋邊村民委員會,簡稱洋邊村委會。洋邊村……。 |
因盛產淡水魚,原名漁洋,后因住宅多建于小溪兩旁田洋邊,故改為今名。龔姓始祖龔載,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由浙江金華遷徙漁溪乾頭,至第四代長子龔霖移居洋邊,迄今繁衍三十多世。1949年初期為第五區(南陽區)洋邊鄉。1959年為南陽公社洋邊大隊。1961年并南陽區溪南小公社洋邊大隊。1965年撤區并社歸南陽公社洋邊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為南陽鄉洋邊村委會。1993年南陽撤鄉建鎮,為南陽鎮洋邊村委……。 |
洋邊村位于港頭鎮西南方向,是鎮區的中心村之一,其南與后園村相接,北連沁塘村,西鄰江鏡鎮,東與東園村接壤,漁平高速公路從村南部東西向穿過,交通較為便捷。 洋邊村共有洋邊、杭仔2個自然村,全村有2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13戶,人口2708人,有耕地面積868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養殖水產為主要收入來源。 村西部片區有大面積耕地與養殖場用地,農業、養殖業方面規模較大。 村內有村委會大樓,村文體活動中心……。 |
洋邊村系福州長樂市漳港街道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漳港街道的西北部,距市區約16公里,離街道所在地約有3公里,與福州國際機場相距8公里。東與龍峰村相偏臨,南與演嶼村相隔,西邊與屏洋村交界,北面與金峰鎮陳店村接壤。西北面靠山,峰巒拔起,主峰有文筆峰山,雙鬢峰,山上層巒疊嶂,林木蔥郁。漳古線公路在我村的最南邊穿過。村前是一片綠油油的耕田,約有600多畝。林地面積570畝,水域面積18畝。全村面積:3.5平方……。 |
洋邊村位于東圳水庫南部,全村面積6.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360畝,山地面積6525多畝,總人口1658多人,共有360多戶,分為9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設立一個黨支部,黨員86名。 主要經濟作物有枇杷,主要經濟支柱是枇杷、勞動力轉移、經商,勞務輸出收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達9800多元。近年來先后取得榮譽省文明村、先進黨支部、十佳最美鄉村、調解先進村。我村特色產品是解放鐘枇杷,價格5元……。 |
洋邊村位于下祝鄉西北方向,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境面積2.8平方公里,山地面積4500畝,耕地面積754畝。全村轄有12個村民小組,255戶,1050人。現有黨員數29名,支委3名,村委3名。全村經濟以種養業為主。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72萬元,村財政收入0.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488元。村集體資產總額63.3萬元。……。 |
洋邊村地處東獅山西南麓縣城南面,距縣城和東源鄉政府所在地均不足兩公里,是縣城通往鄉政府所在地的必經之路,根據縣城東擴南移規劃,我村屬商貿物流區塊,距規劃中的柘榮新汽車新站不足500米,高速公路互通口進城大道南北貫穿我村,地理條件極為優越,發展潛力 巨大,。全村共有102戶,總人口322人,其中黨員17人,土地面積837畝,村民以種植業為主,是縣城蔬菜來源重要基地之一。……。 |
洋邊村(以前名叫東陽),地處洋中鎮西部,緊鄰集鎮中心地帶,海拔200米,最高山峰海拔538米,距福銀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3公里,是公路通往尤溪縣城主干道必經村,交通便捷。自古以來民風淳樸,人杰地靈,是新興的生態旅游觀光村,該村轄12個村民小組,人口911人,其中,男481人,女430人,266戶,勞動力565個,其中勞動力轉移285人。全村土地面積627公頃,其中,耕地面積728畝,山地面積473公……。 |
洋邊村位于凈峰鎮東端,是一個有村民550戶2843人。有耕地面積475多畝。八個自然村,地處凈峰鎮區,凈峰寺山腳下。2008年以來,村兩委堅持以“三個代表”主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富村強民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歷史機遇,堅持抓班子,帶隊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優化機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進了全村經濟建設和各項公益事業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向前推進,全……。 |
因毗鄰洋邊海,故名。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11月撤銷保甲制,建立區、鄉,為洋邊行政村,屬四區。1953年12月,屬洋周石鄉。1957年2月撤區建大鄉,屬平岡鄉。1958年11月公社化初期,屬東風人民公社,屬洋周石管理區。1959年體制下放,屬洋周石生產大隊。1978年體制改革撤洋周石生產大隊,分設為周村、洋邊、石廟三個大隊。1983年11月8日撤銷公社重建區、鄉,撤生產大隊設洋邊鄉,屬平岡區。19……。 |
立村時,在銀洲湖(洋)邊,故名。元至大年間(1308-1311),李、楊、鐘等姓先祖從會城、今鶴山等地來此立村。清康熙縣志有洋邊村,為潮居都二十二圖。民國時期至1951年屬第八區嶺東鄉。1958年屬嶺東管理區。1959年稱洋邊大隊。1965年屬嶺東大隊。1982年再分出稱洋邊大隊。1984年稱洋邊鄉。1986年稱洋邊村委會。1988年稱洋邊管理區。1999年稱洋邊村委會,沿用至今。一、基本數據洋邊……。 |
洋邊村玉湖鎮洋邊村簡介 玉湖鎮洋邊村位于玉湖南部,東臨榕江北河,與本鎮的浮山村隔河相望,南與新享鎮樓下村接壤,西面是馬料堂村,北與湖崗、林厝村為鄰。 洋邊村下轄洋邊主村、西門、玉斗、新埔龍、老埔龍、赤蘭圍和頂塔坑7個經聯社。總耕地面積2768.4畝,山地面積2050畝。有1844戶共8623人,黨總支下設5個支部,現有村干部8人、黨員138人。村里有近半青壯年勞動力在珠三角地區務工、經商創業,涌現……。 |
洋邊村簡介荷地鎮洋邊村位于荷地東面,東接本鎮黃沙村,南與本鎮塘尾村相連,西靠荷地村,北與本鎮青社村接壤。全村總面積0.79平方公里,離荷地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55省道自西向東從村中心穿過,交通十分便捷。電視、電信網絡覆蓋全村。洋邊村共有87戶,280人。全村有耕地面積432畝,山林面積827畝。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達2430元。村后山有一片茂密的松樹林,給村里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海拔102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