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屬翁滿鄉,1954年為金坪大隊,1959年為楊家牌大隊,1985年改為楊家牌村。楊家村有11個村民小組,7個自然寨,共有2169人、468戶。行政區面積為2.6平方公里,農業人口為2143人,非農業人口為26人,全村耕地面積為1148畝,其中田900畝,土為248畝,全村苗族人口100%,全村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 |
因村駐地楊家寨得名,以姓氏作寨名。1952年10月,設滿地鄉,成立楊家村屬之;1958年11月,公社化時,楊家是小木大隊的生產隊,屬滿地公社管轄;1980年分出新建楊家大隊,屬滿地公社管轄;1984年3月,楊家大隊改為楊家村,屬滿地鄉管轄;1992年5月建鎮并鄉撤區,滿地鄉并入木樹鄉,2016年撤鄉,屬木樹鎮楊家村隨屬之。現屬木樹鎮。楊家建立行政村20多年,住戶由原來的90增加到縣182戶,人數從……。 |
楊家村是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130631106206。 |
西城鄉楊家村位于西城鄉西部,肅獻路北,耕地面積2016畝,水澆地1460畝,機井12眼,全村179戶,668人,25名黨員,17名村民代表。主要以種植業和設施蔬菜為主要經濟來源。……。 |
明代有楊姓和張姓人從山西遷于此地定居,后楊姓人發展較快,張姓斷絕,村名故稱楊家村。楊家村……。 |
楊家村位于楊集鄉南部,民風淳樸,交通便利,村域面積2400余畝;現有戶籍人口220戶,786人,其中黨員22名,村“兩委”班子健全;全村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 |
楊家村是貧困村,距縣城10.5公里,鄉政府7.5公里。總面積7.15平方公里,101戶,190口人。常住戶28戶,常住人口45人。外出務工120人,年收入154萬元。耕地面積30公頃,糧食總產量68噸,同比增長3%;經濟總收入181.9萬元,同比增長4.84%;農民人均純收入6500元,同比增長8.3%。……。 |
楊家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依蘭縣宏克力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23105204。 |
楊家村是黑龍江黑河市北安市楊家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231181203213。 |
傳很早以前,叫韓家村,主要居住韓家家族,后來,受水災災害,韓家家族愈來愈少,楊家族興旺,改名楊家。1949年6月屬破胡區。1956年1月屬水泉城區楊家小鄉。1958年8月成立楊家生產大隊,屬西章人民公社。1966年5月屬焦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社改鄉,改為楊家村民委員會,屬焦村鄉。1993年6月鄉改鎮,屬焦村鎮至今。楊家村……。 |
清康熙年間楊姓由本縣北溝楊家山根遷此定居,故名。村委會位于楊家。明屬岵山保。清屬岵山里。1914年屬北一區(下集)第五段。1938年屬三區(上集)印山聯保。1947年屬上集鄉印山聯保井溝保。1948年5月解放,屬二區(上集)。1948年屬二區(上集)井溝鄉。1951年屬九區(下集)井溝鄉。1955年屬上集井溝鄉。1956年屬全店中心鄉井溝小鄉。1957年屬下集區井溝鄉。1961年屬下集區井溝人民公……。 |
楊始最早到此居住,故名。1958年成立楊家大隊,屬沙河公社。1984年改為楊家村民委員會,屬沙河鄉至今。楊家村……。 |
楊姓建村,移民至此沿用原村名。2010年8月14日從南陽市淅川縣金河鎮搬遷至萬灘鎮毛莊移民安置點,沿用至今。楊家村轄6個村民小組,105戶,人口396人,黨員15人,耕地面積410畝。按照國家政策,移民人均耕地1.05畝,移民生產用地電灌配套齊全到位。……。 |
楊家村北與老時營村、西與黑河、東與魚池馬村接壤,該村有4個自然莊,9個村民小組,338戶,1380人,耕地1940畝,村“兩委”班子4人,黨員36人。村“兩委”班子有開拓精神,團結一心,為民辦實事、好事。嚴格決策議事程序,管理民主,村情穩定。根據村有利條件,發展糧食種植、藥材種植,擴大煙葉種植面積,使村民年年增收,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該村投資26萬余元建教學樓1幢共14間,有4間教室,校園環……。 |
1950后屬道上鄉云七社(楊家片)、云九社(方山片);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麥市(先鋒)云溪管理區楊家大隊和方山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水興區云溪公社楊家、方山大隊;1970年修云溪水庫后,原高橋的大窩、吳家邊、黃家和道上的灣頭屋劃為方山大隊管轄,楊家大隊沒變;1975年撤區并社,屬云溪公社楊家、方山大隊;1982年恢復高橋大隊、道上大隊時,方山大隊的大窩、吳家邊、黃家回歸原高橋大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