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多姓雜居,有楊、李、吳、姚、林、童、沈、羅、周、黃、魏12姓,而楊姓居多,故稱楊屋。宋代屬南順里,1949年初屬附城區城東村,合作化時為楊屋高級社,1956年撤區并鄉為東南鄉,1958年屬附城公社東南大隊,1969年為東風大隊楊屋小隊,1972年與洪山合并為洪山大隊,1981年又分開為楊屋大隊,1984年鄉鎮建制后屬文川鄉楊屋村委會,1993年撤鄉并鎮屬蓮峰鎮楊屋村,至今沿用,下轄:楊屋、盤子山……。 |
茂名市電白區楊屋村位于羊角鎮東部。楊屋村轄6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870戶,人口4260人;全村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00畝。楊屋村年平均氣溫為28℃,年降雨量約為2000毫米,氣候特征炎熱、高溫、多雨。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禾、花生、北運菜,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花生加工,上一年楊屋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00萬元。近年來,楊屋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1.發動村民種植北運菜、馬鈴薯、玉米。2.養殖業,效……。 |
楊屋村委會位于君堂鎮的南部,東與均安圩相連,南與東成鎮分界,北與清湖村委會相連,有12條自然村,總戶數456戶,總人口1886人,總面積3860畝,耕地面積2850畝。交通條件較差,有50%的村未通水泥路。擁有較多的土地資源。村委會近年來在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鄉道水泥路、村委會門口大橋、楊屋學校教學大樓等都是近幾年完成的。在經濟發展方面,發動群眾發展種養,在本轄區內已種植了500多畝香蕉。……。 |
楊屋村委會 位于塘綴鎮的東北面,總人口7200人,1720戶,總面積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800多畝,其中水田2000畝,坡地800畝,有林木2500畝,下轄12條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外出務工經商1780人,人均收入2400元,東南面是梅塘公路,交通方便。楊屋村委會屬丘陵山區,農業以種植水稻、花生、香蕉、玉米為主,經濟發展有淡水養殖業,產品加工和手工業。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 |
村民多姓楊,故名。1949年前獨立小村莊楊屋,1949年與客家長流水(現苗圃場)合并成低級社,1958年與農場(現劍嶺村)合并為高級社。1962年歸農場大隊管轄,1972年為農場一隊。1984年并入赤坭居委會,1994年分開成立楊屋管理區。后成立楊屋村委會,并沿用至今。楊屋村位于S114國道邊,面積約1.3平方公里,總人口387人,地處赤坭鎮鎮區中心地帶。 楊屋村距離花都區約15公里,地緣優勢較好……。 |
楊屋村是位于企石鎮中心區,地處東江河畔,東面與金椅豪園、企石村接壤,北面與博羅元洲鎮隔江相望,西與石排沙角村,南與莫屋村相接壤;村中道路縱橫交錯;水陸交通方便,處于東江大道出口,到東部快速只需3分鐘車程。村內轄區面積0.67平方公里,在本地常住人口613人,流動人口1500人。 楊屋村大力推進廠房建設。村內現有廠房面積57000平方米,其中集體廠房面積36000平方米,私人廠房面積21000平方……。 |
楊屋村委會位于大嶺山鎮中心區南部,座落在馬鞍山下,村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莞長路、楊朗路、常虎高速公路跨村而過。楊屋村面積約15.3平方公里,建成面積1.5平方公里,轄下大圍、石嶺仔等8條自然村,由14個村民小組組成。現常住人口有1287戶4839人,新莞人有2.7萬人,現正式黨員130人,預備黨員5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楊屋村委會抓住機遇,積極招商引資,外商在村內投資達30多家,民營、個體企業……。 |
楊屋村是廣西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21111205。 |
楊屋村是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興港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512102202。 |
因大隊部駐在楊屋村故稱為楊屋大隊,現名稱楊屋村民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稱梓山區自強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梓山區楊屋鄉。1958年為黃龍人民公社楊屋大隊。1984年5月更名為黃麟鄉楊屋村民委員會至今。楊屋村……。 |
在黃陂北偏東2.5千米的田畈邊,楊姓始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璜陂區下壩鄉。1958年成立楊屋大隊屬璜陂鄉(紅都公社)。1963年黃陂公社楊屋大隊。1968年與楊依村合并為逕下大隊。1972年劃出,為楊屋大隊屬璜陂公社。1984年6月成立烏逕村村民委員會屬黃陂鄉。1987年烏逕村村民委員會屬黃陂鎮至今。楊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