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房村是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巴圖營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1381216207。 |
油房村是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上馬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421105226。 |
油房村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先鋒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0823102207。 |
油房村是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巴彥塔拉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0521103216。 |
油房村是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東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0426204205。 |
油房村是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徐家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687105269。 |
油房村是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望留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702006999。 |
該村原有一榨油坊,故名油房。1958年名為油房生產隊,1961年改為油房大隊,1967年改為高新大隊,1974年恢復油房大隊,1982年因重名改為油房店大隊,1984年更名為油房村,2002年薛溝、高扒合并設高坪村,2015年將高坪村、銀洞村、油房村三村合并設油房村,沿用至今。油房村……。 |
因過去有一柯姓在此開設榨油作坊,名為柯家油房而得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原第四保區域設桃花鋪鄉,該村屬鐵桃區(后改稱鐵峪鋪區)桃花鋪鄉;1958年9月,公社化時,屬晨光人民公社(原鐵峪鋪鄉);1958年12月,丹鳳縣撤銷并入商南縣;1961年8月丹鳳縣恢復,改為鐵峪鋪人民公社;1961年12月,從鐵峪鋪人民公社分出,成立桃花鋪人民公社,屬鐵峪鋪區;1984年體制改革時稱桃花鋪鄉,同……。 |
該村194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歸雙槽鄉;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時,稱超英人民公社郭家溝大隊;1958年12月,丹鳳縣撤銷并入商縣;1961年8月,丹鳳縣恢復,成立雙槽人民公社郭家溝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改為雙槽鄉郭家溝村委會;2003年,將郭家溝村委會改名為油房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2011年撤鄉并鎮,隨雙槽鄉并入資峪鎮;2015年資峪鎮并入龍駒寨街道辦事處。現稱龍駒寨街道……。 |
域內有大、小油房溝,故名。解放前,白河縣劃歸湖北省鄖縣,隸屬中廠三呂。1949年解放后,劃入白河縣轄區管理。1951年,油房和田棚2個互助組均屬五區玉皇鄉。1954年,油房和田棚2個互助組分別轉為高級社,屬五區玉皇鄉。1956年,油房和田棚2個高級社均屬茅坪區玉皇鄉。1958年,油房和田棚2個高級社分別轉為大隊,均屬茅坪公社玉皇管區。1962年,油房和田棚2個大隊均屬茅坪區玉皇公社。1968年,田……。 |
在1950年,此地為東河鄉第二村;1956年,為三河鄉明星農業社;1958年,稱明星大隊;1984年,更稱油房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油房村……。 |
地處山溝,清同治年間溝內開有榨油作坊,得名油房溝。村以溝名。1958年設油房大隊,屬太山廟公社新礦管理區。1961年屬太山廟區新礦公社。1967年改稱躍進大隊。1972年恢復原名。1984年置油房村,屬新礦鄉。1996年屬太山廟鄉。2011年屬太山廟鎮。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油房村……。 |
1961年屬鳳鎮區肖臺公社,為太山廟大隊、油房大隊;1984年屬肖臺鄉,為油房村、金崗村;2002年金崗村并入油房村,2015年設立油房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油房村……。 |
此處古時有一小莊,平城縣在此設油坊一座,專為城內用油,故名油坊。之后此地形成村落,一直沿用此名,將坊誤為房,亦名油房。1958年9月,成立油房生產大隊。1984年5月,撤銷油房生產大隊,成立油房村民委員會。油房村位于鎮政府20華里處,全村90戶,277口人,勞力270個(其中男勞力112個),耕地面積1497.5畝(其中糧田面積915.3畝),牛存欄514頭,人均純收入2952元,主導產業是種植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