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鎮地處江淮分水嶺,位于六安市金安區東南方,大別山余脈綿延境內,素有“大別山門戶”之稱,與金安區東河口鎮、孫崗鎮、施橋鎮、中店鄉、先生店鄉、橫塘崗鄉接址,是舒(舒城縣)、金(金安區)、霍(霍山縣)三和縣道六毛路穿鎮而過,杭淠干渠貫通全鎮東西南北,交通便捷,輻射10多鄉鎮輻射人口達30萬人。歷史沿革:張店鎮是一個較為古老的集鎮,相傳明清時,張姓人家選擇這塊群山環抱、雙水交流(豐樂河東西環繞鎮區),……。 |
張店鄉位于縣西南部,清水河南岸。南與鄲城接壤,北鄰試量、趙村兩鄉,東接生鐵冢鄉,西靠任集鄉。商、沈公路縱穿東部。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6.5公里,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 該鄉耕地56698畝,淤地占66.5%,兩合土占3.8%,鹽堿地占5%,青沙地占1.7%,低洼地占26.4%,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高梁、棉花、煙葉等。 該鄉尾毛加工業發展較快。 鄉內有清水河、晉溝河、小洪河、羅家……。 |
張店鎮位于唐河縣西南部,河南油田開發中心,全鎮轄31個行政村,190個自然村,458個村民小組,8.4萬人,16萬首耕地。交通便利,豫53線、唐(河)油(田)路穿境而過,寧西鐵路在這里設有二級站;水源充足,鴨河灌渠縱貫全鎮,有效灌溉面積10萬首;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南陽黃牛、小辣椒、脫毒土豆、無籽西瓜、草霉、張店火腿久負盛名,譽滿省內外,特別是南陽黃牛、小辣椒深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境內蘊藏著豐富的……。 |
明末清初,山東籍商人張支率兄弟三人遠離故鄉到張店興辦旅店,由于生意興隆,名揚遐邇,社會廣泛稱之為“張家店”。時隔不久便自然形成為張店。張店鎮位于縣城北部15公里,是灌南縣北大門。寧連、沈長公路穿境而過,鹽河、灌河交錯其中,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鎮域面積59.1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77個村民小組,8760戶,3.79萬口人,耕地面積5.3萬畝。2004年,糧食總產量24825噸,全……。 |
鎮人民政府駐張店,有張姓在此驛路旁首開店鋪,名張店。1949年屬平陸縣第四區;1958年成立飛躍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晴嵐公社,成立張店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張店鎮至今。張店鎮背靠中條山,是古虞國所在地,交通便利,209國道、運三高速公路貫穿南北。近年來,該鎮努力實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了以“紅不欺”桃為主的熱性水果產業,以紅富士蘋果為主的鮮果產業。張店鎮轄14個行政村,458……。 |
鎮人民政府駐張店,因姓氏得名。因古時一戶張姓在路旁開店,大有名氣而得名。1949年,屬屯留縣第五區。1956年,屬張店鄉;1958年,屬屯長縣北張店上游人民公社。1959年,屬北張店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銷張店人民公社,設立張店鎮;2000年12月,將丈八廟、宜林、八泉鄉并入張店鎮;2018年11月28日,屯留縣改為長治市屯留區,至此張店鎮隸屬長治市屯留區。屯留縣轄鎮。1958年設張店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