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張灣南有條河(現洪減河)有一姓張人,在這條河上擺渡為生。河向南拐了一個灣,取名張灣子。1949年后由吳廟子、小胡莊、火神廟、前樓組成張灣子初級社、高級社,后發展為張灣大隊和張灣村。張灣村下轄5個自然村,15個村民組,總人口 3071人,面積3.114平方公里。祖樓村黨總支有黨員99人,下設3個黨支部,黨總支書記趙紅梅,村主任種立美、委員鄭長軍。……。 |
張灣村位于阜埠路兩側,茨淮新河北岸,與利辛縣毗鄰,是潁東區冉廟鄉的東大門。東西長6公里,水陸交通便捷,村部座落在茨淮新河大閘北岸大壩之上。所轄25個村莊,人口4086人,地畝3600畝。 張灣村現有村兩委干部11人,總支6 人,下設4個分支,7個黨小組,全村黨員107名,設崗定責85人,幫扶對象108戶,全村有超50萬元的企業3個,(兩個預制廠,一座輪窯廠),30萬元收入養殖戶兩戶,種子培育基地……。 |
我村位于單王鄉北部,東與壽縣相鄰,北與霍邱接壤,南與胡臺村一路相隔,西是王樓村,屬灣區村。耕地1295畝,總人口2843人,轄五個村民組,劃分五個黨員責任區,43名黨員,其中女黨員五名,現發展入黨積極分子7人。實行黨員發展能手,特困群眾幫扶結對。我村自然條件一般,物產豐富,農作物生產水稻、小麥、油菜、花生、玉米等,農民勤勞,養殖雞、鴨、豬、羊等家禽家畜。交通便利,鄉道從我村經過,機埂里修至各個自然……。 |
張灣村簡介 張灣村位于舒城縣千人橋鎮南部,全村轄16個村民組,現有人口2180人、耕地1478畝、8個黨小組和65名黨員。全村地處平原地區,地勢較為平坦,平均海拔24米,土壤肥沃,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風顯著。年均氣溫約為15.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無霜期224天。 近年來,張灣村兩委立足本村實際,走新型農業發展道路,先后建立起了1000畝地瓜……。 |
位于淮河東岸的張灣村,距馬城鎮8公里,該村現有12個村民小組,618戶居民,總人口2897人,村組干部6人,黨員29人,其中無職黨員5人。集體耕地面積2600多畝,該村主要以運輸、飼料加工為主導產業、種植、畜牧養殖為輔。近年來,村黨支部,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重要思想和-精神為指導,積極調整產業結構,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4000元。被鎮黨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支部,榮獲鎮“三個文明”建……。 |
張灣村簡介張灣村支部成員3人,現下轄3個黨小組,26名黨員。該村位于湖溝鎮東南部,東南兩面與楊廟鄉趙湖村接壤,北接汾洪江林場,西鄰陳海村。全村1638人,412戶,十個村民小組,耕地3800畝。近年來村支部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實行規模種植,集約經營,群眾收入大幅增加。張灣已從一個落后村變成先進村,逐步邁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道路。……。 |
張灣村位于明光市南、東部有津清鐵明橫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有16個自然村莊,23個村民組,共有1194戶,4457人,耕地6928畝,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現已調整產業結構,以臨市種蔬菜,遠郊種植甜葉菊的模式種植,全村年人均純收入3500元。 一、加強組織建設,科學規范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村兩委各項工作制度,二是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和黨員管理工作,三是廣泛動員村代表、老村干、老黨員、經濟能人等力量參與……。 |
張灣村:位于張家灣鎮西南2.5公里處。……。 |
因其位于平川入口處而被定為張灣村。1961年5月,管理區改建公社,稱為張灣村,設立張灣村大隊;1983年5月,撤社設鄉,改名為張灣村村民委員會,自此一直沿用,2017年8月7日撤鄉設鎮,屬隴陽鎮至今。張灣村……。 |
清代張姓人氏搬遷至此山灣居住,故名。1958年稱紅光大隊。1983年改稱張灣村民委員會至今。張灣村……。 |
1949年解放時,屬皋蘭縣王家鄉管轄,1958年劃入永靖縣,公社化時為陳井公社光月大隊張家灣生產隊,1961年體制調整時為光月公社張家灣大隊,1965年光月公社與關山公社合并為關山公社。1981年將張家灣大隊劃歸馬家堡公社管轄,后成立村民委員會,命名為張家灣村村民委員會。張灣村……。 |
因該村居住人口以張姓人氏居多,故命名為張灣村。此前歸屬歷經多次變革,2004年10月該村與草壩村合并為張灣村屬西高山鄉,2018年改西高山鎮沿屬至今。張灣村……。 |
因張姓人氏在此居住。1949年為張灣行政村,屬高莊鄉。1953年為張灣村高級農業合作社,屬高莊鄉。1958年為張灣大隊,屬柏樹人民公社。1961年12屬高莊人民公社。1983年11月為張灣村民委員會,屬高莊鄉人民政府。2004年1月撤銷高莊鄉并入柏樹鄉。2015年3月至今屬柏樹鎮人民政府。張灣村……。 |
早前有張姓人氏搬遷至此生活部,并繁衍后代,張姓為此處大姓,故叫張灣。1983年,位奇公社改稱位奇鄉,該居民點成立為張灣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張灣村……。 |
清末在該村張灣社居住著張氏一族,故名。1949年8月解放后設置行政村時,仍稱張灣村,村址位于現張灣社。1961年在人民公社化的背景下,張灣村變更為李家堡人民公社張灣大隊。1980年成立張灣鄉人民政府,張灣村屬行政村之一。2001年11月合鄉并鎮后,張灣鄉人民政府并入李家堡鎮人民政府,張灣村自此成李家堡鎮人民政府的行政村。2005年5月張灣村村址遷至柴家坪社后沿用歷史村名,仍稱張灣村。張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