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介紹:中畈行政村隸屬東至縣香隅鎮,距鎮政府所在地18公里,南與江西彭澤縣浩山鎮小山村接壤,北同馬當鎮麗山村交界。紅軍革命時期是0皖贛中心縣縣委會所在地,是典型的革命老區。全村共8個村民組,368戶,1458人口。現有黨員26名,黨小組5個,外出務工人員約600余人,五保戶4戶,5人口,低保戶20戶,52人口。耕地面積652畝,人均耕地不足0.4畝,山場面積19522.2畝,太泊湖耕地和養殖……。 |
中畈村位于槎水鎮東部,龍官公路縱穿全境,交通便利,龍關中學座落在我村中心地區,全村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轄30個村民組,農業人口2780人,全村80名黨員,耕地面積1256畝,山場面積9000畝,成林桑園面積近1500畝,瓜蔞面積150畝,茶園面積300余畝,毛竹面積200余畝,2008年全村僅農業人均純收入達1千多元,近年來,村“兩委”班子強化自身建設,規范村級工作,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一心一意為群……。 |
中畈村支部的黨建工作,緊緊圍繞抓好黨建促發展,在組織建設、后備干部的培養上下大力氣,近兩年來,支委一班人組織支部全體在家黨員,利用三會一課制度,帶領全體黨員學習0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利用遠程教育設備集中收看省市有關黨建和農村各項工作的專題片,從而形成在全支部黨員中講學習、講承諾、講奉獻的良好氛圍。在組織建設方面,每年度有納新轉正對象,為基層組織增添了新鮮血液和工作活力,并在全村優秀青年中,以……。 |
因此地位于畈中,故取名中畈村。以前與坪上、湯橋、柘橋合并成中柘鄉,后拆分為中畈村。1956年為桃林鄉中畈高級社,1958年為超美公社坪上大隊,1961年為桃林公社中畈大隊,以境內中路畈聚落而得名。1984年為桃林鎮中畈村。中畈村……。 |
因村莊座落在田畈中間,田畈周圍又有河道圍繞,故名。1949年前屬中畈鄉。1949年屬栗源鄉。1951年屬中畈鄉。1958年屬于中畈公社,為中畈大隊。1984年政設分開,屬中畈鄉,為中畈村村民委員會。1986年從中畈村村民委員會析出下葉和艾家村民委員會。2002年艾家村民委員會并入中畈村村民委員會。中畈村……。 |
因建村于田畈中得名中畈。1949年前分屬花廳第四、五保。1951年為陳塢鄉中畈村。1958年屬花金(次年改花廳)公社稱中畈大隊。1984年改為中畈村民委員會。駐地上中畈,地名沿用至今。中畈村……。 |
中畈村位于池淮鎮西部,離縣城31公里。地域面積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8畝,林地12550畝,人口831人,242戶。特色產業茶葉、木材。曾獲衢州市民主法制村、市級文明生態示范村、縣級優秀黨支部(黨組織)、縣級文明村、縣級優秀留守兒童俱樂部。下有中畈、嶺腳、后坑、大波浪、大坑、小波浪、破田畈等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