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橋村地處欄桿集鎮東南部,與蘇灣鎮梁帝村、欄桿集鎮欄桿居委會和北陳村接壤。 現有人口5400人,耕地有6548畝,林地2300畝,27個自然村。村委會現有辦公場所一處約200平方米,村級活動場所功能較為完善。 0朱橋村總支下設3個支部,1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65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共有8人。 村兩委一班人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先爭優”活動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凝心聚力謀發展,近年……。 |
朱橋村位于桐城市東南部,距市區約14公里,區域內生態植被保護較好,依山伴水,環境優美。由桂花、前灣兩個小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8個村民組,623戶,2086人,是個以農業為主的丘陵圩坂地區。朱橋村黨總支,下設兩個支部,4個黨小組,現有黨員70名、預備黨員2名。近年來,朱橋村兩委在各級領導、幫扶單位的關心支持下,努力加強交通、水利、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修建村組道路,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通過鋪……。 |
朱橋村人口3341人,耕地面積4569畝,黨員數73人,5個自然莊,2012年集體經濟收入15000元。朱橋村黨組織一班人能認真學習黨的-精神,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團結協作,有較強的戰斗力,能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能帶領群眾積極發展養殖業,村集體經濟和群眾收入不斷增長,黨群干群關系密切群眾滿意率較高。工作作風和工作實績得到群眾滿意,黨組織得到群眾擁護和支持……。 |
朱橋村位于羅塘鄉北部,交通便利,合淮阜高速公路穿村而過,地處水莊路東側,東與魯周村隔水莊路相望,西與拐集村為鄰,南與雙門村、羅塘村交接,北與水湖鎮交界,共有村民組10個,住戶652戶,人口2384人,村域面積477.05公頃,耕地面積325.2公頃,水域面積64.65公頃,林地2.06公頃。村兩委班子健全,現有村干部4名,全村有黨員40人。該村近年來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引導和示范種植大棚草莓……。 |
朱橋村位于官亭鎮中西部,總面積6.2平方公里,耕地3146畝,轄25個村民組,479戶,總人口2056人,村兩委3人,微機員1人。 改革開放以來,該村面貌大變化,責任田包產到戶,群眾生產積極性提高,人均收入不斷增長。30年前,該村小學僅有幾間草房,初中升學率僅30%左右,現在已有教學樓一幢,平房10間,初中升學率100%;改革前該村僅有一名赤腳醫生,如今的衛生站擁有7間衛生室、專業醫護人員3人。1……。 |
明洪武四年(1371),朱姓始祖自山西洪洞縣遷居西堌鎮(現杜集)西惠民溝西岸,取名朱莊。清康熙五年(1666),朱登科在村東惠民溝上建一座三孔石橋,后來人們把石橋作為朱莊的象征,遂更名為朱橋。1949年屬商丘縣。1951年劃屬谷熟縣杜集區,稱朱橋行政村。1956年稱朱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虞城縣杜集中心鄉。1958年稱朱橋生產大隊,屬杜集人民公社。1961年屬杜集區。1965年復屬杜集人民公社。……。 |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朱州昌由黃冢北大朱樓遷此建村,因村靠浴溝橋,故名朱橋口。1949年屬商丘縣。1951年稱朱橋口行政村,屬谷熟縣黃冢區。1954年屬虞城縣黃冢區。1955年稱朱橋口高級生產合作社,屬界溝鄉。1958年稱朱橋口生產大隊,屬界溝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為朱橋口村民委員會,屬界溝鄉。1986年界溝鄉撤鄉設鎮,屬界溝鎮。朱橋村:位于界溝鎮以東6公里處。……。 |
明代,朱氏建村,初名朱莊,與村東李洪宇、村西周樓毗連。明代合三為一,名李家橋。清康熙年間朱氏于村西河上倡修木橋1座,遂名朱橋。1981年更今名。1949年屬慈圣區吳樓村公所。1955年屬慈圣區吳樓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慈圣區吳樓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62年屬小吳集人民公社吳樓生產大隊。1977年從吳樓生產大隊析出設下朱橋生產大隊,屬小吳集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下朱橋村民委員會,屬小……。 |
元代村北有興隆寺院,村以寺名,稱興隆寺。后逢集,稱興隆集。元末朱文英避亂由山東鄒縣遷此,于村南河上建橋,以氏與橋名村,稱朱橋。1949年屬二區。1955年屬河集鄉。1958年為河集人民公社朱橋生產大隊。1961年為河集區朱橋生產大隊。1965年為河集人民公社朱橋生產大隊。1984年為河集鄉朱橋村民委員會。朱橋村:位于河集鄉西南4公里處。……。 |
明初,朱貢臣遷此,建廟,村稱化祭廟。清乾隆年間,村北河上建橋,更為今名。1949年屬河堤區。1955年屬河堤鄉。1958年為河堤公社馬崗生產大隊。1961年為河堤區馬崗生產大隊。1965年為河堤公社馬崗生產大隊。1974年為白樓人民公社馬崗生產大隊。1984年為白樓鄉朱橋村民委員會。朱橋村:位于馬崗村東南側。……。 |
明嘉靖年間,朱家在此修廣德大石橋,建村后人稱朱家橋,后逐漸演變成今名。1949年為朱橋村公所,屬輝縣第一區、第七區。1957年為朱橋農業合作社,屬中小營鄉。1958年為朱橋大隊,屬趙固公社。1962年屬中小營公社。1963年屬趙固公社。1969年屬北云門公社。1983年為朱橋村民委員會,屬北云門鄉。1996年屬北云門鎮。朱橋村……。 |
明永樂年間朱氏村民祖先從山西洪洞縣遷此落戶建村,在村東李溝河上架橋一座,故取村名朱橋。1927年屬第九區(黃集)。1947年屬淮太西縣四區(黃集)。1949年屬淮陽縣第四區(黃集)。1958年設朱橋大隊,屬黃集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朱橋村民委員會,屬黃集鄉。2019年屬淮陽區黃集鄉。朱橋村……。 |
朱橋村位于京安隨三地交界處,王義貞鎮西部與吉廟村、南于京山唐廟村、西與羅垅村、北與唐僧村接壤,全村九個村民小組,2560人,405戶,耕地面積2409畝,現有湖北高新農業有限公司、百草堂公司落戶朱橋村。2011新建湖北高新農業長生堂公司在朱橋村啟動,具體實施土地流轉1000余畝,全村人均收入8000余元。……。 |
朱橋村是湖北省荊州市監利市程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21023107999。 |
徐家河中干渠建成之前,其村前小溪新港上架有一座小橋,橋西居民姓朱,人們就稱其村為朱橋。村委會駐此,故名。“朱”指姓氏,“橋”指小橋,“朱橋”指朱橋灣。明朝時期屬感化鄉,清朝時期屬於菟鄉,民國十二年(1923)屬第七區(魏店),1937年屬第二區(義堂);1949年8月設新港村公所,屬新一區(義堂)五龍鄉屬所轄;1956年初成立農業合作社;1958年成立新港生產大隊,屬火箭(義堂)人民公社所轄;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