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村,以境內紫云寺得名。1951年1月建太陽村,以太陽坪得名;1958年將新場、道角村并入太陽區隊;1962年劃出道角大隊后為太陽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重名,以境內紫云寺更名為紫云大隊;1984年改大隊為村;2004年9月村組規模調整時,將原紫云村、道角村合并為現紫云村,將原29個村民小組更名為10個村民小組,沿用至今。紫云村……。 |
紫云村由外村、里村、過溪洋、牛樓等4個自然村組成。系老區基點村,位于鎮區西南部13公里,海拔1180米。明天啟年間(1621~1625年),李標九從李墩前厝遷紫云里村定居。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陳文潘從貢川頭遷紫云里村定居。乾隆末年(1795年),鄭緒云、緒里兄弟從浦源村遷紫云外村定居。咸豐元年(1851年),廖正從[寧化縣水竹垅到紫云里村定居。紫云原妙齡寧德縣青田鄉東洋里十七都。民國24年……。 |
紫云村位于明溪縣夏陽鄉東南部,屬革命老區基點村,海拔815米,距縣城61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16公里,距三明市區27公里。村轄10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4戶,1613人,村“兩委”干部8人,黨員60名。全村總面積為8萬畝,現有耕地面積3800畝,森林面積7.6萬畝(其中毛竹資源8000畝),境內有均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2.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3%,生物多樣性保護良好,素有“……。 |
據老一輩人說,清朝時期,村址所在地的天空常常會出現紫色的云彩,故本地大戶人家在此地建一廟宇,取名為紫云寺,供奉觀世音菩薩。后來此地便以此寺廟為名稱為紫云村。1952年屬魯家溝區平西鄉,1954年為為紫云高級社,1958年成立紫云大隊,1983年改為紫云村至今。紫云村……。 |
紫云村位于國道324線(現為087縣道)501公里路段,東接施厝、上、下浮山,西與大隴及錢東鎮區相連,南至青山海坪井洲山界,北是黃紫殿山丘陵山地,國道324線及復線、深廈高速公路、鐵井公路分別在村域通過,東可往饒平縣城到福建,西南直通汕頭、廣州,北通大埔、梅州,鐵井公路可至潮州及三百門港口,交通方便快捷,氣候溫和,水源充足,是發展農工商之理想地方。紫云村域總面積為11平方公里,山地面積近1280畝……。 |
據傳很早以前此處有一座古廟,廟居于一個四合院內,院正在中有一個大天井,天井正中長了一顆參天紫樹,因紫樹高大,當陰雨天氣,樹梢處就聚滿了云朵,所以古人就叫它紫云廟,因此叫紫云村民委員會。清代屬孝感洪樂鄉維新社,解放前民國時期屬民樂鄉,1949年建國時屬孝感縣順山區松林鄉金杯社,1951年屬鄒崗區鄒崗鄉金杯社,1958年屬鄒崗公社金杯大隊,1961年屬鄒崗區鄒崗公社金杯大隊,1975年改鄒崗區為鄒崗公……。 |
紫云村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太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126105262。 |
紫云村是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龍潭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221109205。 |
紫云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月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381110262。 |
紫云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峴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21116213。 |
紫云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九龍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521103222。 |
紫云村是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大廟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122101239。 |
紫云村是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黃茅園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24110223。 |
紫云村是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梅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923118207。 |
紫云亭于清乾隆八年(1743)建造。以自然村景色得名。1949年轄區為黃市鄉第十二保。1950年屬新田鄉。1958年屬紅旗(次年改皂頭)公社新田大隊。1978年成立紫云大隊,1984年改為皂頭鄉紫云村村民委員會。駐地紫云亭。紫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