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城起源于陜西華山北麓,經過韓城境內沿黃山西北上,穿過黃土高原,進入內蒙古準格爾的馬柵、黑岱溝、十二連城等地。終點在包頭的固陽境內,是戰國時秦國與魏國的分界線。筑城原因戰爭產物長城是戰爭的產物。春秋戰國時,各國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勢險要的地方據險設關,修筑長城。公元前657年,楚國的方城開了我國修筑長城的先河。其后齊、魏、燕、趙、秦的長城相繼而筑。《史記·秦本紀》載:“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國六,與齊威、楚宣、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并。……楚、魏與秦接界,魏筑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魏長城修筑魏國修筑長城也是迫于無奈。公元前332年以前,華陰長澗河以東屬魏國陰晉邑,邑城遺址在今岳廟東2…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