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6月8日,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恩村玉帝廟
  恩村玉帝廟位于恩村一街老村最北部,坐北向南,原有山門、鐘鼓樓、戲樓、馬王殿、東西廂房等明代建筑,現僅存玉皇殿、拜殿。村民俗稱玉帝廟為天爺廟,稱玉皇殿為大殿屋。拜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卷棚式灰筒瓦覆頂,殿前有長方形月臺。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覆頂,檐梁間彩繪精美。玉帝廟大殿是焦作市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對研究明清時代的建筑、藝術、宗教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1982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陟安氏宗祠
  武陟安氏宗祠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小巖村。武陟安氏宗祠座落于武陟縣城東五公里處,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東西兩院并列。西院為舊祠,始建于大清乾隆二十八年,占地三畝有余,西大殿飛檐重疊,雕梁畫棟,五脊六獸。東西廊下各鑲嵌有磚雕、人物花卉,栩栩如生,實屬古建磚雕中的上乘之作。于大清光緒二十一年,用四年時間在舊祠東鄰修建新祠,占地約九畝有余。新建的安氏宗祠無論在規模和工藝上都遠遠高于舊祠。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門前有月臺寬敞、石獅雄踞。門上高懸大清翰林院士毛繩慶手書的“安氏宗祠”門匾。其雄偉莊嚴之勢,可與多處名勝古跡媲美。腰房為拜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新建的“追遠堂”也是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令人…[詳細]
沁陽龍王廟
  沙灘園龍王廟,位于沁陽市北偏東九公里的西萬鎮沙灘園村東部。龍王廟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平面呈長方形。現存戲樓山門、關帝殿、孫真殿、過廳及龍王殿等建筑。龍王廟作為一處布局獨特、保存較完整的清代建筑,從建筑工藝上看,其石雕、木刻雕造手法細膩,柱礎、斗拱、荷葉墩等構件造型優美、獨具匠心,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價值。沙灘園龍王廟于2006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博愛西關清真寺
  時代:清地址:博愛縣西關村西關清真寺建筑形式似鳳凰回頭看牡丹。大門為鳳凰頭,樓閣式建筑,座北朝南,歇山頂,上封寶胡蘆,蘭琉璃瓦覆蓋,正、垂戧脊均有跑獸,正面豎匾上 書《開天古教》,檐下有斗栱。大門口兩側石獅守門。照壁西側為二門,亦稱“望月樓”,面向東,面闊三間樓房,歇山。正門上匾書《敬一歸真》,樓后匾書《望月樓》。順中軸線往西二十米砌一大型月臺,月臺兩側各有一個碑樓均為重修牌。月臺上,清代所建卷棚,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側無墻壁,均以木柱支撐。殿頂蘭琉璃瓦覆蓋,中間豎一匾額楷書明太祖百字贊褒語,檐下普間普作共八攢斗栱,每贊三踩,角作五踩,殿兩側和正面一樣結構,耍頭為像形龍頭。與卷棚緊連為拜殿,…[詳細]
博愛大王廟
  時代:清地址:博愛縣城中心第九街大王廟大殿現保存完好。面闊三間,進深三間,脊吻齊全,正脊中間有龍吻,上封寶葫蘆,垂脊有跑獸。懸山頂,上覆灰筒瓦。檐下置斗栱,普間普作,前檐十攢,每攢兩踩。耍頭為螞蚱頭。橫額為通枋,木柱側腳,鼓式柱礎,檐出一米,山墻擋風板、垂魚均好。前有隔扇門窗皆完整。后檐斗栱普間普作單踩,殿內四架梁,每個拉枋都有花栱撐托,雕工精湛,建筑藝術很高。在大殿西側現存二間偏殿,保存尚好,后院有明清時期碑碣十六塊。其中明嘉靖、隆慶、崇禎年所立三塊,清代十三塊,有康熙、乾隆等年所立。碑碣內容皆為建廟、修戲樓、裝修神祠記。這些碑碣都修有碑樓、碑墻、予以保護。2006年6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詳細]
濮陽四牌樓
  四牌樓,又名中心閣,位于濮陽老城十字街,高8.6米,長寬各6.6米,面積43.56平方米。該建筑為木石結構,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撐閣頂。閣頂以全木構成,扣榫嚴緊,四角各有斗拱相托,閣檐上挑,上覆琉璃瓦,青光閃爍。頂脊塑八只蹲獅,栩栩如生。四道垂脊各塑龍、鳳、魚、馬,呈龍飛鳳舞、魚躍馬騰狀。四角套獸下垂銅鈴,風吹擺動,叮當作響。閣內繪飾圖案,雕梁畫棟,非常美觀。外壁四塊額板,雕字如斗,蒼勁有力,為書法家劉文選所書。東曰顓頊遺都,西曰澶淵舊郡,南曰河塑保障,北曰北門鎖鑰,概括了濮陽歷史悠久和地理上的重要位置。回鑾碑,亦作“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陽城內御井街西側。此碑原為青石,高2.6米,寬1.3米,…[詳細]
青冢寺(龍興寺)
  龍興寺,原名青冢寺,位于襄城縣城西十里鋪鄉寺后李村,距縣城7.5公里,坐北朝南,重建于元成宗大德(公元1282-1299年)年間,歷經多次毀壞、恢復,規模愈加宏大,占地達三百余畝,有亭臺樓閣、塔林碑刻、古樹參天、殿堂巍峨、景象萬千。明順四年(公元1460年)重建,歷時四年而成。時任戶部尚書的李敏曾撰寫碑文,詳細記載相關情況。龍興寺原有前殿、牌坊、天王殿、岳王殿、關帝殿、菩薩殿、火神殿、鐘鼓樓、焚金亭、東西塔林等建筑,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由于歷史變遷和“文革”時的破壞,龍興寺內的大部分建筑被毀。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宗教工作,宗教文化蓬勃發展,龍興寺得以重修和擴建。現有天王殿、中佛殿、大雄…[詳細]
柏山文峰塔
  柏山文峰塔,當地俗稱白沙塔;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南郊柏山峰頂,禹平公路東側,南距鄭堯高速禹州南出口3公里,北距禹州市政府6公里,東距鄭堯高速禹州東出口7公里,西距南水北調中線干渠4公里,東北距鄭州新鄭機場58公里,西北距嵩山少林寺風景區66公里。出禹州市向南5公里,到箕阿新村沿著禹平公路繼續向南2公里(由箕阿老村向南1公里)處,有一向東公路直抵柏山東峰文峰塔腳下。柏山屬秦嶺東部山地系統之一箕山山脈的最東端,海拔僅99米;盡管禹州市境內山峰林立,但只有柏山上建有寶塔一座----柏塔。據說,禹州柏山文峰塔與許昌文峰塔不僅外形相似,結構相近,而且淵源相同,故被人們稱為姊妹塔。“…[詳細]
禹州城隍廟
  禹州城隍廟是一座道教建筑。城隍是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城隍廟曾在洪武四年重修,現存多系清代琉璃瓦建筑物。城隍廟現有山門、戲樓、城隍殿、后寢殿、鼓樓、東西廊房和財神殿、灶王殿等保護較好的古建筑群。禹州市城隍廟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內西大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為禹州輕工機械廠東院,北為輕工機械廠西院,西為西關小學。大殿東側的配財神殿系硬山卷棚大殿建筑,卷棚面闊三間,進深五架,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七架,梁檀飾大彩繪,制作簡潔。財神殿東北后側配灶王殿系硬山卷棚大殿,青年筒瓦建筑各面闊三間,進深五架,營造更為簡潔…[詳細]
龍池花牌坊
  龍池花牌坊坐落于禹州市西9公里的火龍鎮龍池村,清乾隆甲戌年(1754)為表彰儒士周國才妻李氏節孝而建。高10米,寬7米,用青、紅巨石雕刻而成,跨街聳立。龍池是洛陽、登封通往禹州的古官道,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牌坊為三門式,用四塊青石方柱,頂起紅石大梁、二梁,下加紅石小梁,上架房式頂蓋,中嵌飾件字匾,成為三大層次。自下而上為:浮雕故事長圖案,貞節坊字匾,透雕長圖案,浮雕故事長卷,透雕故事畫,旌表字匾,分段浮雕故事,最上層為六個斗拱,托著房式頂棚,房脊為疊瓦式透雕,兩頭龍仔螭(chi)吻,昂首外望,脊正中上壓獅子馱寶,揚頭厥尾。貞節坊字匾上刻 ”旌表儒士周國才妻李氏貞節坊‘’十三個大字。旌表字匾為:…[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i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