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五大”會址陳潭秋革命活動舊址
  中共“五大”會址陳潭秋革命活動舊址位于武昌區都府堤20號,建成時間不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占地3000平方米,現保存有四棟原房,臨街一棟樓上為當年陳潭秋夫婦住房。該地原為武昌第一小學。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學校小禮堂舉行開幕式,原址小禮堂已不存在。“五大”后移漢口雙洞門黃陂會館繼續舉行。中共“五大”是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的危急關頭時召開的。由于共產國際影響,會議沒能擔負起挽救革命的歷史重任。陳潭秋及夫人徐全直在這里居住和工作了五六年,以教書為掩護。現為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和陳潭秋烈士紀念館。…[詳細]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樓)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廣場北端,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諮議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湖北諮議局舊址自成一個規整的院落,它的主體建筑諮議局議場是一幢磚木結構二層紅色樓房(俗稱紅樓),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國家議會大廈,風格典雅莊重。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義勝利的革命黨人,在這里組成中華民-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廢除清宣統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從而開啟了劃時代的民國之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因…[詳細]
三烈士亭
  三烈士亭在武昌解放路南端,原清湖廣總督署大門前(今武昌造船廠東門內)。1911年10月8日,武昌起義的機密泄露后,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3人在執行任務時先后被捕,1911年10月10日凌晨被殺于此。1931年在烈士就義處修建紀念亭。1956年進行維修。武昌造船廠擴建時將亭劃進廠區,1981年遷建于距原址20米處,保持原亭形式。亭為木結構,八角切尖頂,亭額匾為“三烈士亭”。亭內立“彭劉楊三烈士就義處”石碑,碑陰鐫刻三烈士生平事跡。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解放路南端武昌造船廠東門內(原清湖廣總督署東轅門前)。系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紀念設施。1911年(宣統三年)10月9日,即武昌起義前…[詳細]
李時珍陵園
  李時珍陵園在蘄州古城東風景秀麗的雨湖畔,占地80畝,由李時珍墓地、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藥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李時珍墓地座落在蟹子地,與李時珍誕生地瓦硝壩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古時即列入“蘄陽八景”,李時珍父子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李時珍紀念館由-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為仿古(明代)建筑群,氣勢恢弘,錯落有致。館內陳列大量珍貴的醫學資料、藥物標本和郭沫若等同志的題詞。李時珍醫史文獻館珍藏中外《本草綱目》版本十余種,以及古今中外介紹李時珍的醫藥書籍、文獻資料和報刊雜志等等。李時珍藥物園包括藥物碑廊和百草園兩部分,為我國第一家中醫藥自然博…[詳細]
李自成墓
  明代末年,位于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麓牛跡嶺。面積約8000平方米。是著名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殉難處。李自成(1606~1645),名鴻基,陜西米脂人,號稱闖王。李自成以“均田免賦”為號召,舉行農民起義,經十余年轉戰。崇禎十七年(1644),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繼而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清軍入關,李自成率軍迎戰山海關。后戰敗,退出北京。大順永昌二年(1645)5月,李自成由武昌揮師東下南京,在九江與清軍遭遇,戰敗后取道大冶、經保安、咸寧入通山,渡富水,直奔九宮山,在李家鋪遭清軍圍擊,單騎誤入葫蘆槽,被小源口寨勇頭目程九伯殺害。李自成墓曾長期湮沒于荒山野草之中,新中國成立后,經過考證和研究,…[詳細]
陳友諒墓
  陳友諒墓位于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南麓。陳友諒(1319-1363),湖北沔陽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自稱漢王,至正二十年(1360年)殺徐壽輝稱“大漢皇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與朱元璋作戰身亡,還尸武昌,葬于黃鵠山(蛇山)南麓。現存墓冢為民國元年(1912年)重修,1981年維修。墓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墓冢為圓角長方形,高2米,磚砌墓墻。(第一批)…[詳細]
施洋烈士陵園
  施洋烈士陵園位于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南麓,方圓28畝,南望石牌嶺、北枕東湖風景區、東陵武漢大學、西接黃鶴樓,正處武珞路繁華鬧市地段,整座陵園由烈士牌坊、瞻仰廣場、紀念碑、烈士墓和紀念館五個部分組成。施洋烈士陵園是為紀念大律師、早期工運領袖、共產黨員施洋烈士而建的。施洋,1889年出生于湖北竹山、早年結業于湖北法政學校、大律師,任武漢公會副會長;1922年由早期共產黨人的領袖許白昊、項德隆(項英)同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參加領導京漢鐵路工人為爭取自由、反對軍閥壓迫的“二•七”大罷工,被反動軍閥吳佩孚、蕭耀南殺害于武昌,時年34歲。施洋同志犧牲后,鐵路工會和烈士的親友冒著生命危險…[詳細]
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
  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在武漢市漢口解放公園內。是抗日戰爭時期為支援中國人民而英勇獻身的蘇聯空軍志愿隊15位國際主義戰士的墳墓。原在中山大道陳懷民路萬國公墓中,1956年遷此。左倚朝梅嶺,右靠夕桂山,墓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墓擴用花崗石砌成,高3米,寬23米,正面嵌15位烈士墓表,左右置記事碑,分別用中文和俄文字鐫刻。墓前廣場有高10米的四方錐形紀念碑巍然卓立,碑身正面鐫刻“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碑前有寬闊的墓道,道兩旁松柏成行,繁花似錦,使陵園景色愈加莊嚴瑰麗。2019年10月7日,蘇聯空軍志愿隊烈士墓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彭楚藩烈士墓
  彭楚藩烈士墓位于鄂州市鄂城區西山街道辦事處西山靈泉寺后。彭楚藩(1884-1911),湖北鄂城人,近代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之一。曾參加日知會、共進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1911年9月被推為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軍事籌備員之一。1911年10月9日晚,與蔣翊武等商量起義時被捕,翌日犧牲。1934年遷葬于此。封土底徑6.3米,高1.6米。墓前立碑及石柱架,墓后擋土墻嵌紀念碑。(第一批)…[詳細]
陳定一烈士墓
  陳定一烈士墓位于武漢市洪山區石門峰公墓。陳定一(1907-1926),武漢市人,中共黨員,湖北省學聯領導人。1926年8月為策應北伐軍入武昌城被軍閥逮捕,犧牲于武昌火巷口,北伐軍攻克武昌后,將其遺體身首縫合,易棺改葬。墓原在洪山南麓,1958年擴建馬路遷此,坐南朝北,磚混結構,前立有石碑,高1.9米,寬0.7米。(第一批)…[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色鬼色无需播放器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 亚洲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