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江篇

麗江文昌宮
  •俯瞰古城全景,拍攝大片的絕佳勝地。景點介紹文昌宮是麗江古城內除了萬古樓外,第二個可以看到麗江全景的地方。大廟主要供奉的是相傳掌管人間祿籍文運的文昌帝君及其化身魁星、瘟祖。雖然目前文昌宮內部處于整修中,不對外開放。還是有不少人沖著這里的絕佳視角和景觀前來。沿途也有不少觀景的客棧以及喝茶的地方,可以從酒吧街的巷子穿上來,也可以從四方街往獅子山的方向上來。特別提示文昌宮目前處于整修中,內部暫不對外開放。部分區域改建為茶舍,需消費才能進入。地址:麗江市古城區獅山路29號類型:道觀游玩時間:建議20-30分鐘開放時間:文昌宮目前處于整修中,開放時間不定。…[詳細]
江風漁館
  江風漁館為南京首家品牌江鮮館,引領了南京江鮮美食的潮流,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六家連鎖店的企業集團。從創辦之初,江風漁館就特別注重企業文化建設,首先在裝修上下功夫,豪華包間“云錦廳”用著名的南京云錦裝修并配有云錦織機圖和文字說明,豪華包間“紫金閣”廳用紫金山天文臺渾天儀和簡儀的青銅仿制品來裝飾,并注釋了它們的歷史價值。“雨花軒”“六朝春”等包間各具特色,盡顯南京文化風采。設計為2.6米寬的餐廳走道兩旁有四個大型櫥窗,分別陳列玉器、青銅器、瓷器、陶器,及具韻味。其次江風漁館在菜上很下功夫,2003年率先打出“新派南京菜”的口號,在江鮮的基礎上,江風漁館菜肴研究小組跑遍了南京城及各郊縣,對南京菜的演變…[詳細]
陽江十八子工業旅游
  陽江,這座被稱作刀剪之都的城市,以五金刀剪生產出口而極富盛名,走進陽江,就像走進一個刀剪世界。而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陽江十八子集團,因為讀懂十八子,也就讀懂了陽江刀剪制作的歷史。作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陽江十八子集團創建于1983年,從傳統手工生產碳鋼菜刀發展到現代化、機械化規模,生產規格上千種能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刀具產品,是一個集科研煉鋼、生產、銷售、旅游配套-全方位經營的綜合大型品牌企業,擁有國內、國外、自制機械設備1000多臺(套),工業用地及配套設施用地超過25萬平方米,員工超過2000多人,年銷售值超過3億元。陽江十八子集團主打產品“十八子作”系列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廣東…[詳細]
黃平重安江景區
    重安江景區屬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十大景區之一,位于風景區西南部黃平縣城南20公里的重安鎮境內。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景點50處。分為民族村寨風光區、峽谷沖浪漂流區、篆水河峽谷風光區、重安鎮民族風情區。   景區的四個小區以重安江為紐帶連成一串,內容豐富多彩,無論是乘船沖浪漂流,步游深谷幽溪,以及民族節日活動,獨具特色,參與性強感受強烈。  景區由喀斯特地貌景觀、重安江水域景觀、山岳景觀、人文景觀以及民族風情構成,韻味獨特。“三十三浪”一浪緊接一浪,漂流其間有驚無險;“倒騎毛驢”、“美女照鏡”神氣活現;間歇瀑布、每刻一循,自成規律,神秘莫測;古鐵索橋,橫跨江中,雄偉壯觀。加上凌晨斗牛、斗鳥…[詳細]
臨江古府
  臨江自唐朝武德八年建鎮至今已有1370多年,歷史上曾為軍、路、府署所在地,明朝被列入全國33大工商課稅重鎮,鼎盛時期“一府轄四縣”、“城內三萬戶,城外八千煙”,為“舟車孔道,四達之地”。作為江西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臨江古府至今仍留存有大量歷史人文景觀。·大觀樓:位于臨江鎮縣前街,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992),爾后幾經修繕,屢有改觀。原名譙樓,系臨江軍、路、府署大門望樓,是江西省現存唯一規模宏偉的郡治頭門舊址。整體為城樓式建筑,通高22.4米,登樓眺望,遠山蒼松,桔林農舍,江上風帆,城廊街衢,歷歷在目,故又名大觀樓。1951年江西省臨江榮復軍人療養院進駐后,將原縣府舊址辟為院址,該樓遂成為院門…[詳細]
烏江古纖道
  烏江古纖道,一條土家先民血汗凝結的長龍,它穿越歲月的時空,記載著烏江黃金水道的興衰和船工的悲歡。烏江古纖道,一部烏江航運史,刻在烏江岸邊百丈懸崖上的豐碑,一條被稱作土家人的絲綢之路。烏江纖道,始修于明朝。田氏家譜載,明嘉靖乙亥(1539)年10月,郡人田秋任四川按察使時,上疏朝廷獲準鑿雍疏流,在險灘岸邊修鑿簡易纖道行船。聰明能干的船木匠們,根據江水流逝,研究制造出獨具一格的歪0木船。自此,川鹽大量入黔。隨著川、湘、鄂商賈的往來,黔之糧食、桐木油、五倍子及土特產品裝船運出烏江,沿河縣城于是成為連接鄰省邊塞要鎮,烏江沿岸廣大地區的經濟、文化也相應發達起來。清道光十三年(1832年)思南知府楊以增倡…[詳細]
獨龍江河谷
  南省地圖西北角有塊突出的狹長的長方形地區,它北部緊連西藏自治區,西部和南部緊靠著緬甸,這一地區就是很少有人去過的獨龍江地區。這里因居住著史書上稱為“太古之民”的獨龍族而聞名,也因他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偏僻閉塞而被稱為是“神秘的河谷”。河谷中有種類繁多的自然資源和峭壁千仞的峽谷奇觀以及豐富多采的民族風情,是我國難得的多學科的實物博物館。     縱貫全境(250公里)的獨龍江源于西藏察隅縣,這條異常洶涌的河流緊貼我國著名的橫斷山脈主體的西北麓,被陡峭的高山所圍堵。東面是5000多米高的高黎貢山(傈僳語稱曲果),西面有同緬甸毗鄰的4000多米高的擔當力卡山。獨龍江由上游克勞洛河與麻比洛河匯合后從迪布里…[詳細]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位于哈爾濱市動力區哈平路9公里處,平房區至哈市哈平路從南北向穿過,由國道進入哈市口可達。是集科研、教學、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風景旅游區。建成于1956年。2002年進行改進。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是黑龍江省目前最大的現代化農業科研單位。現已修建成生態餐廳、休閑區、葡萄爬架長廊、溫室繁殖區、果樹區、綠色培植園中的現代無土栽培萵苣150千克等富有吸引力的景區景點。景區中心,果樹連片,花紅草綠,蜂蝶飛舞,秋季果實累累,目不暇接。以抗寒、抗病、高產、質優為重點的具有寒地特色的園藝作物研究工作,先后取得…[詳細]
江東橋
  江東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稱虎渡橋,又名通濟橋,是一座多孔梁式石橋,位于福建漳州龍文區與龍海市交界處,橫跨于九龍江北溪下游。這里地處九龍江北溪與西溪交匯入海處,兩岸峻山夾峙,江寬流急,地勢險要,古稱“三省通衢”。相傳初建橋時,橋墩屢建不穩,偶有猛虎負子過江,遂依虎道勘得水中礁石,乃就石壘墩,橋墩遂固,故名虎渡橋。而《漳州府志》卷六則說此處“為郡之寅方,因名虎渡”。宋紹熙元年(1190年),這里曾架過浮橋,嘉定七年(1214年)郡侯宗正少卿莊夏始建石墩木橋,嘉熙元年(1237年)木橋毀于火,于是在漳州郡守李韶倡議下,建成梁式石橋。《龍溪縣志》記此石橋“廣二十尺,長二千尺”,橋孔“十有五道”…[詳細]
江廈潮汐試驗電站
  江廈潮汐電站位于樂清灣內,這里海潮漲落的落差大,平均潮差5.08米,最大潮差超過8米,適宜開發潮汐能。為了給大規模開發利用潮汐能探路,1970年國家水利電力部決定在樂清灣選址建設潮汐電站。電站不大,由大壩、發電渠道、廠房、泄水閘、開關站組成。這是第一座由我國自行研制的潮汐能國家級試驗基地,屬于單庫雙向電站。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副站長王浩平介紹,30多年來,電站機組各項科學試驗課題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86年電站被國家科委等有關部門授于國家“六五”科技攻關先進單位。2005年,龍源電力集團公司承擔國家“863”新型潮汐項目的研制工作。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在潮汐發電的同時,庫區農、漁業經濟綜合開發逐…[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三级a精品 |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女人天堂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