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旅游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中共閩浙贛省委太平山聯絡總站舊址
  中共閩浙贛省委太平山聯絡總站舊址位于福州市臺江區太平山山仔里16號。1944年,為貫徹中共華中局關于“掩蔽精干、積聚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堅持武裝斗爭和白區工作相結合的原則,中共福建省委和中共閩江工委決定在福州設立地下交通聯絡站,加強與各地委的聯絡。經過周密考察,最終選擇了在省委機關負責電臺工作的高振洋胞兄高振云的潭尾街同和雜貨行作為據點。省委先后派出蘇華、饒剛生、陳德義、魏雪馨、陳輝明等人來福州負責聯絡和開展城市工作。1946年上半年,發展了宋子云、高振誠加入組織。不久,由于對敵斗爭的需要,聯絡總站移至宋、高的家鄉太平山(山仔里)。此后,太平山(包括潭尾街、山仔里)交通聯絡總站成為黨在恢復…[詳細]
龍潭烈士陵園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城西郊2公里處的龍潭飲虹山。 該陵園占地3334平方米,山勢雄偉,“眾山如奔馬,勢如挾云走”,依地勢坐南朝北,有墓十余冢。由北往南分三排:第一排6冢,中間兩冢是蔣開榜、劉文明兩位烈士墓。東西兩側為老紅軍余小祥、張永清、郭汝斌、黃少勇之墓。第二排7冢,由東往西為老紅軍王定國墓、黃興順墓,革命烈士楊天華墓、蔣志華墓,老紅軍李正清墓、李永福墓,革命烈士馬金碧墓。第三排3冢,由西往東為革命烈士胡忠兆墓,蔣開榜之妻楊氏墓,劉文明之妻趙氏墓。 蔣開榜、劉文明為會澤縣早期中共地下黨員,1926~1933年在會澤等地從事革命活動,1934年5月18日被國民黨殺害。1950年5月,會澤…[詳細]
老爺山革命戰斗遺址
  老爺山革命戰斗遺址老爺山革命戰斗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1945年地點:屯留縣上蓮鄉老爺山1945年,聞名中外的“上黨戰役”主戰場就發生在這里。共殲俘敵援部隊2.2萬余人。為上黨戰役的最后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從而揭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山上原有唐代至清代的寺廟8處,137間,盡毀于戰爭中,現除部分基礎遺存外,(斷垣殘壁改作它用),僅剩一座蓮花舍利塔,滿身彈痕累累,是“上黨戰役”的一個重要標志。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爺山因是上黨戰役的主要戰場而享譽中外,三嵕山乃以羿射九日的神話傳說及歷代寺廟道觀之佳而聞名古今。老爺山,原名三嵕山。在屯留縣城西北25千米處,為上蓮鄉屬地。跨于北緯36.27度,東…[詳細]
梅嶺鎮紅軍標語、歌謠
  梅嶺鎮紅軍標語、歌謠(一)保存在南雄梅嶺鎮梅關街尾頭村公廳墻壁上。高1.1米,寬2.3米,字方大10×15厘米,據調查分析,該標語寫于1932年夏。內容是:建立蘇維埃政府推翻國民黨政府組織工農赤衛軍消滅豪紳靖衛團親愛的工友們自動的團結起來加入工農的武裝消滅豪紳地主的武裝參加到戰場上去消滅贛南的白軍活捉余漢謀紅天星丙、青年一組制另一條是:紅軍不殺敵方投誠官兵(六)紅軍四軍擁護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二)保存在南雄縣梅嶺鎮中站村陳福林住屋樓壁。標語有二條。一為“紅軍不殺敵方投城官兵”,黑墨字,全長6米,字大55×60厘米,末尾編號六,署名是“紅軍四軍”。另一條為“擁護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紅色油墨字…[詳細]
毛岸青紀念館
  毛岸青紀念館座落于黑龍江省克山縣城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69平方米,投資800萬元。籌建歷時一年,于今年10月9日落成。毛岸青紀念館共設“苦難童年”、“赴蘇礪煉”、“荼火日月”、“光彩人生”、“革命家庭”、“老區精神”六個展區,展示了毛岸青同志1947-1948年在克山縣參加土改工作時的情景及其生平事跡,展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革命家庭的偉大歷史風范。毛岸青同志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次子,1947年秋,他從蘇聯留學歸國后,遵從父愿,在當時斗爭形勢異常殘酷的情況下,化名楊永壽,來到克山縣參加土改斗爭。他冒著生命危險,以一名普通干部的身份,走村串戶,訪貧…[詳細]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紀念館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紀念館位于五頃塬鄉南邑村。紀念館展廳共分為四個單元:寺村塬根據地的創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南區黨委和蘇維埃政府在正寧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關中特區的成立;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的發展。1930年10月,劉志丹發動太白收槍后,組建了南梁游擊隊。1932年1月初,根據陜西省委的指示,南梁游擊隊與陜北游擊支隊在正寧縣北柴橋子村改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2月12日,西北反帝同盟軍在正寧縣三嘉塬細嘴子錦章村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3月,紅軍陜甘游擊隊開創了以寺村塬為中心的陜甘邊根據地,揭開了陜甘邊區工農武裝割據的序幕。1933年11月3日至5日,陜甘邊區特委和紅軍臨…[詳細]
粵中縱隊紀念館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粵中地區人民革命武裝隊伍。其前身是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粵中區位于廣東省的中南部,背山臨海,毗鄰香港澳門,轄當時的新會、高明、高要(南部)、鶴山、臺山、赤溪、開平、恩平、陽江、陽春、新興、云浮、羅定、郁南等14個縣。面積大約27000平方公里,人口約468萬。粵中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大革命時期,這里較早建立中國共產黨地方支部,工農運動轟轟烈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領導的工農-激蕩悲壯,地方黨組織曾一度遭到嚴重破壞。抗日戰爭爆發后,粵中黨組織得以重建,并推動全區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展,壯大了人民革命力量。1945年1月,黨在粵中區建立了廣…[詳細]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工人糾察隊總指揮部舊址
  寶山路584號(原寶山路東寶興路口)是東方圖書館所在地,1927年3月至4月,東方圖書館中的商務同人俱樂部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總指揮部。1977年12月7日,該址被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公布為上海市級紀念地。原建筑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毀。現為上海市市北高級職業中學。1987年3月21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在校內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工人糾察隊總指揮部舊址”紀念碑。192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區委召開聯席會議,會上決定準備發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此次會議指出,第三次武裝起義要吸取前兩次武裝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要加強共產黨對工人武裝起義的統一領導和全面指導。為此…[詳細]
皋榆工委紀念館
  皋榆工委紀念館位于皋蘭縣石洞鎮梨花中路849號。紀念館布展面積140平方米,共分兩個展廳,六個單元,內容分別為:在風雷中光榮誕生;在風雨中茁壯成長;在風暴中奮起反抗;在風浪中同舟共濟;在烽火中并肩作戰;在風雪中永不凋謝。全面展示了皋榆工委在解放戰爭時期為發展黨員隊伍、領導群眾運動、迎接蘭州解放等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1946年10月,中共甘肅工委決定派羅揚實為特派員,到蘭州開展黨組織的恢復與重建工作,并確定了“以城市工作為主,恢復和整頓黨的組織,搞好統一戰線和加強工人、學生工作”的任務。11月,羅揚實攜甘肅工委組織部長陳成義交給的70多個黨員的組織關系,經平涼抵達蘭州,以后五泉(葉家灣)王受天家…[詳細]
中共麗水縣委舊址
  中共麗水縣委舊址簡介中共麗水縣委舊址紀念館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岱后村,原為朱氏宗祠,是建于清代的泥木結構建。1947年3月,革命先輩張之清、林藝圃在這里重建中共麗水縣委,建立革命隊伍,創建游擊根據地,領導開展武裝斗爭,為麗水縣解放作出重要貢獻。2007年3月,設立中共麗水縣委舊址陳列館;2009年7月被命名為蓮都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7月被定為蓮都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29日,中共蓮都區委在雅溪鎮岱后村舉辦了麗水縣委舊址紀念館開館儀式,正式建館。2014年2月被定為麗水市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蓮都區雅溪鎮岱后村地處麗縉武三縣交界的雪峰山上和稽勾古道邊,岱后村朱謝兩姓先輩在此辛勤…[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亚洲国产高清自产拍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