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刻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刻篇

凌云石刻
  凌云石刻是百色最具石山區特色和州府治地特色的人文景觀之一。據縣文物管理所調查統計,凌云現存的石刻分為10個部分130多款,字數最多的一款有石刻2400多字,最大的一款石刻為2平方米,最早的石刻是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至今已有542年。石刻內容有契約、詩詞、題聯題字、碑文、墓志銘和雜文游記等。主要分布在縣城周圍,以汾洲、五指山、水源洞、云臺山、翠屏山、獨秀峰、壽桃山為多。石刻最多是水源洞摩崖石刻,共50余幅,大都是地方官吏、社會名流所題,內容有題額、對聯、詩詞、聯詩、散文、碑記等,記錄了當時文學之精華;其書法有楷書、行書、隸書、魏書、篆書、一應俱全,風格各異,用筆蒼勁有力,書藝精湛,具…[詳細]
黃龍洞摩崖石刻
  黃龍洞,在湖州市區北郊9公里弁山北麓。相傳五代(907—960)梁時,有黃龍破洞而出,由此得名。黃龍洞摩崖石刻尚存10余處,集中在洞周山崖上。黃龍洞3個楷書大字系黃庭堅(1045—1105北宋詩人、書法家)所題,筆力遒勁。字大如磐徑,高90厘米、寬87厘米。見于著錄尚有字跡可辨者有兩處:南宋紹定五年(1232)周弼小楷題記:“紹定王辰二月二十八日,汶陽周弼空相守輝同侍行僧宗仰。”南宋嘉熙二年(1238)程公許行書題記:“云臺散史眉山程公許自武林過吳興,訪郡太守東平劉長翁,命其子儒珍偕館客南鄭蘇垓,漢嘉趙庭、眉山王木肅載灑拉浚儀趙鑰夫,從碧瀾堂放船謁祥應宮,登弁山頂,觀太湖、窺金井洞,徘徊文書倪…[詳細]
長洲石刻
  介紹  估計距離現在已有3000年歷史的青銅器時代石刻,位于長洲東灣沿岸的華威酒店下方,于1970年被地質學家發現 。石刻上的兩組紋飾均由數條曲線環繞著小凹槽構成。第二組石刻于發現時尚未完全暴露;須經小規模挖掘后,才能展現全貌。 交通  1、可從中環搭乘新渡-司的渡輪前往。  渡輪營運時間為:  【中環到長洲】周一至周六00:30至23:45,周日及假日00:30至23:55。  【長洲到中環】周一至周六02:20至23:45,周日及假日02:20至23:30! ∑眱r周一至周六慢船(需航行1小時)普通位11.3元,豪華位17.8元,快船(需航行35分鐘)22.2元;周日及假日慢船普通位16.…[詳細]
鐵山、崗山摩崖石刻
  鐵山、崗山摩崖石刻位于山東省鄒縣西北約1公里的鐵山和崗山一帶。這一帶分布有密集的北周時期的摩崖石刻,雖歷經1400多年的風雨剝蝕,至今字跡仍很清晰,保存完好。鐵山摩崖石刻位于鐵山之陽的一塊斜坡為45度的巨大花崗巖石坪上?淌媳遍L66.2米,東西寬16.2米,面積1085平方米。根據刻石的內容可分為-、石頌、頌文和題名四部分。-,系摩崖刻經的主要部分。17行,現能夠辨認的近800字,-排列整齊,行距勻稱,界格清晰,內容為佛教《大集經·穿菩提品》,字體以隸為主,篆楷意味濃厚,間有行草。石頌,位于-上端之西,刻“石頌”二字,篆書,直徑90厘米,系頌文的標目。頌文刻于-右側,12行,字徑22厘米左右…[詳細]
朱山石刻
  朱山石刻位于河北邯鄲市北面的永年縣合會鎮吳莊村村北約1公里處,又稱婁山石刻,是河北最早的西漢石刻之一。石刻內容記載了漢高祖劉邦之孫趙王遂與群臣在朱山飲酒應對的情景。“漢朱山群臣上酬石刻”簡稱“朱山石刻”,鐫刻于永年縣吳莊村北朱山頂上的一塊天然石面上,和山體相連,是西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候國趙國大臣為趙王祝壽時所刻。石刻長1.5米,寬0.52米,為長條狀摩崖石刻,刻字崖面依山傾斜,石刻石面向西,上鐫刻“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1行15個小篆體大字,文字長1.2米,寬0.08米,F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于朱山石刻的年代問題,爭議很大,曾有人主張其年代為后趙。按近年出版的《…[詳細]
石排鎮燕嶺摩崖石刻
  燕嶺原是東莞這里明清時期的古采石場,有些象廣東最著名的蓮花山的形成原因,樣子也很象。石料為水成巖紅石,經數百年開采殘留下來許多的石壁、石柱,呈暗粉紅色,當地人稱之為十八間房。石壁上有光緒十六年(1890年)孫爽題書的摩崖石刻---咸欽燕嶺四個楷書大字,每字大0.1平方米。以上石刻現保存完好,有一定的書法藝術價值。有詩曰:文卿大雅,心廣體胖,結廬燕嶺,萬物靜觀,池魚逐荔,花鳥口啼紅,千林明月,疊嶂清風,與人同興,佳景時適,高山仰止,書贈銘峰。不過,此景點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只有一些尋幽探古之人喜愛到這里來,而且還可以通過這里了解一下古代采石場的開發過程,對古史發展有一定的了解。據說當地政府正在準…[詳細]
天下清規石刻
  唐懷海禪師從馬祖道一受業,后居奉新百丈寺,傳授禪宗寺院共守的規則《叢林清規》,叫做禪門規式,世稱《百丈清規》,為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式等作出規定。設置十務,分司各事;規定僧侶在修道的同時,必須參加農業生產,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過農禪的生活!栋僬汕逡帯分了纬蹙鸵咽。以后各寺都有各自的清規,內容不盡相同。到1338年,德輝禪師參照唐宋諸家清規,依托百丈之名,撰成《敕修百丈清規》,即今傳的《百丈清規》,八卷。全書共九章:一祝、二報恩、三報本、四尊祖、五主持、六兩序、七大眾、八書臘、九法器。各章對寺院僧團的上下組織體制、宗教活動、日常生活等有較詳細的規定!栋僬汕逡帯返囊饬x在于,一…[詳細]
“風圍水口碑”摩崖石刻
  “風圍水口碑”摩崖石刻位于五華縣雙華鎮軍營村碑石門。全名為《廉明太爺丁奉道審詳給風圍水口碑》,刻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孟春,高2.58、寬1.05米,全文共566字,字體古勁,筆劃清晰,除題名橫排陰刻外,余皆直排陰刻。上下兩端還刻有別致的花草飄帶裝飾圖案。石刻主要內容記述清代乾隆年間,“武生馮武元藉前朝廢契,影占官山,盜賣荷樹凹風圍樹木”,與豐順縣奸商勾結,“越境取木燒炭,得銀分肥”,經長樂縣(今五華)縣令丁履仁“當堂查訊”明白后,下令嚴禁豐順、長樂兩縣交界處的“軍營、荷樹凹、崩塘、禾田水、上下磜及該鄉等處風圍水口樹木”,任何人都不得“擅賣擅買,強砍燒炭”,“借采廢碑滋事”。石刻明示:“…[詳細]
南朝石刻
  南朝石刻棲霞境內的南朝陵墓石刻是全國區縣級南朝陵墓石刻保存最多的一地。這些石刻的留存為研究當時的喪葬制度,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料。區境南朝陵墓石刻,大都雕刻精美、形象生動,是中外聞名的珍貴藝術品,其中蕭景墓神道東辟邪石刻造型最為優美,其造型被市政府市徽圖案采用,其神道柱是南朝陵墓神道柱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尊。蕭秀墓神道石刻三種八件為王侯墓前石刻保存最多的,而蕭忄詹墓神碑道文尚有一千四百余字可識,是南京地區南朝墓文字保存最多的一通墓碑,無論在史論或書法方面均占重要地位。棲霞六朝墓志的出土除其有反映我國文字書法的發展演變外,還補充了文獻史料中具體地理位置和地望關系,可知蕭融夫婦墓、明曇忄喜墓所…[詳細]
東錢湖石刻群
  東錢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縣東錢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線。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南宋時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學、美學、生態學等于一體的石刻藝術精品,它包括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道、宋太師越國公史詔墓道等。這些墓道長50米至數百米不等,現存較為完整。石刻造型比例適度,線條流暢,生動傳神。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為核心。其墓道長200米,寬25米。整組石刻氣勢雄偉,刻劃精致,在中國現存發現明墓中較為罕見。東錢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成為中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 日韩综合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