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刻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刻篇

海口石城摩崖石刻
  海口石城摩崖石刻位于西山區海口街道里仁村,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海口石城,稱:“閻辟曲折,層沓玲激,幻化莫測,鐘秀獨異。”清康熙時著名書法家許弘勛題刻“湖天鎖鑰”、“云莊”和“五律詩二首”等三方,皆為草書。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平陰四山摩崖石刻
  平陰四山摩崖石刻位于平陰縣洪范池鎮。年代為北朝。 2006年12月7日,平陰四山摩崖石刻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逍遙巖摩崖石刻
  逍遙巖摩崖石刻位于河源市源城鎮南郊一公里的石夾山崖壁上。逍遙巖呈彎月形。在洞口左側石崖上有高1.6米、寬0.5米的長方形刻面,陰刻“逍遙巖”3個行書大字,字徑0.40米,落款刻“崖松為巖宅主邱隅書”。字跡剛勁有力,至今保存完好。巖洞口右側還有一題殘缺不全的詩刻,由于風化剝落,字跡已模糊不清。據阮元《廣東通志·金石略》和《河源縣志》卷之十四載,逍遙巖為河源宋代進士何天隱開辟,明代江南知府邱隅擴大完善的游覽勝地。1986年河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劉元故里摩崖石刻
  劉元故里摩崖石刻位于仁壽縣黑龍灘鎮柳興社區,年代為清光緒十年(1884),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7年1月23日,劉元故里摩崖石刻被公布為仁壽縣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風吹嶺摩崖石刻
  風吹嶺摩崖石刻位于饒平縣柘林鎮之東約1.5公里的風吹嶺,嶺高面海,一年四季,風聲颯颯,故名曰風吹嶺。站在嶺頂往東眺望,滄海萬頃,水天浩渺,閩粵的高峰島嶼如泥牛入海,甚為壯觀。歷代顯官名士至此吟詩作賦題書于此,于今留下許多摩崖石刻;明萬歷九年(1581年)季夏,閩粵副總兵晏繼芳題刻的“閩廣達觀”,正楷陰刻,每個字大1米見方。明萬歷二十四年,楚雍吳世重,成都莊誠鐫的“海闊天空”,正楷陰刻,字大0.40×0.27米;明萬歷二年冬,黔南梁東旭鐫“水天一色”,正楷陰刻,字大0.40×0.27米,明崇禎三年(1630年)季春長白張昌祚的“閩粵一覽”,正楷陰刻,字大0.48×0.32米。風吹嶺共有古今石刻…[詳細]
番字石刻
  番字石刻位于番字牌鄉,為北京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刻于鄉北弧山的陽面。刻工利用山石的不同平面,刻下了大小不等的若干組番字,字句的中間和末尾還刻有奇特的符號。另外,在鄉醫院東坡的巨石上也刻有番字。據考證,這些番字有梵文、蒙文、藏文等,其內容為佛教“六字真言”--,是研究我國北方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物證。…[詳細]
紫星佛教石刻
  紫星佛教石刻位于紫帽鎮紫星村頂溪園自然村,年代為明代,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紫星佛教石刻刻于明永樂八年(1410年),坐西北朝東南,石刻中間豎刻“阿彌陀佛”,兩旁刻--多行,字體楷書,計211字。該石刻對于研究閩南地區的佛教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2013年2月5日,紫星佛教石刻被公布為晉江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東、西、南往外各10米,本體北往外3米。…[詳細]
皇姑庵石刻
  皇姑庵石刻為唐、明、清代石刻,位于峰峰礦區寺后坡村。皇姑庵石刻是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氏墓石刻
  陳氏墓石刻為明代石刻,位于大名縣陳墳村東南。陳氏墓石刻是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惠果寺石刻
  惠果寺石刻位于武安市賀進鎮寺西村東。惠果寺石刻是邯鄲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最新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亚洲第一r级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高潮激烈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