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聚街道位于昌邑市城區,成立于1997年12月,面積58.8平方公里,總人口83761人。該街辦人杰地靈,景色秀麗,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投資環境良好,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2005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98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07元。
礦藏
奎聚街道自然資源豐富南部蘊藏豐富的鐵礦石、重晶石、石英石、膨潤土等10多種礦藏。中部土地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多種農產品遠銷海外。北部擁有52公里海岸線,地下蘊藏大量鹵水、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目前已發現和開采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鐵、彭潤土、粘土、石英、大理巖、花崗巖、重晶石、河沙、地下鹵水、天然氣、石油等。從礦產結構上分析,非金屬礦種類較多,儲量較大,具有明顯優勢,其中已開采的主要有:膨潤土,境內南部廣泛分布總計儲量約2100萬噸,其中大型礦床一處,中型一處,小型兩處。石英巖:主要分布于飲馬鎮以北的呂山至青龍山一帶,地質儲量為3683萬噸,且礦體厚度大,品位高,構造簡單,現與香港合資開采。鹵水: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分三層,估計總儲量在10億立方米左右,開采歷史悠久,前景廣闊,目前已形成年產鹽16萬噸,溴2000余噸的能力。
水系
奎聚街道境內水資源比較豐富,地表水包括濰河、膠萊河、虞河三大水系,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約7.97億立方米,其中客水流入6.6億立方米.(濰河3.4億立方米,膠萊河2.5億立方米,其他河流0.7億立方米)。多年地表徑流可利用總量2.65億立方米,其中南部地區0.72億立方米,中部0.72億立方米,北部沿海地區1.21億立方米。另外引黃濟青、引黃濟煙水渠從市域北部穿過,可利用水量為3400立方米。境內地下水總儲量約15.24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一般在2-30米以內,深層地下水一般在35米以下。
植物
奎聚街道自古以載槐、柳、泡桐、毛白楊、榆、楸、椿、桃、李、梨、棗、石榴、杏等鄉土數種為主。建國以后,先后引進了加拿大楊、北京楊、蘋果等樹木,并從青島引進了雪松、檜柏等觀賞樹木。
-
沿革區劃
1997年7月4日,撤銷都昌鎮,分別設立奎聚、都昌兩個街道辦事處,2001年,昌邑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李家埠鎮劃歸奎聚街道,昌邑市人民政府奎聚街道辦事處位于昌邑市中部,是昌邑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面積67.6平方公里,轄21個社區居委會、39個行政村,總戶數2.6萬戶,人口8.4萬,總耕地面積4.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