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滄桑,流淌依舊。沂河由北向南蜿蜒數百里,在郯城縣馬頭鎮駐地北急轉彎,向西約2公里又折向南45里流經邳州徐塘口入運河。多少年了,它川流不息,日聞牛哞,夜聽雞鳴。就是這個90度的的急轉彎,使座落在沂河南岸的馬頭鎮藏龍臥虎,人杰地靈,成為堆金聚銀的風水寶地,沂河岸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馬頭鎮東連縣城,北瀕沂河,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地域面積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轄58個行政村,9個居委會,7.8萬人。農業基礎穩固,工業商貿繁榮,文化底蘊豐富,社會秩序良好。1995年榮獲“首屆中國鄉鎮企業投資環境300佳”稱號,1997年被淮海經濟區命名為“淮海名鎮”,連續5年被臨沂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民營經濟明星鄉鎮”,1999年被省政府確定為中心鎮。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4358萬元,財政收入12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到3361元。
馬頭鎮歷史悠久,位置優越。相傳在唐代就已初具規模。郯(城)微(山)公路橫穿東西,-公路縱貫南北(馬頭留有出入口);205、310國道環繞東、南,距連云港、臨沂機場均為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馬頭鎮地處沂河沖積平原,土地肥沃,主要生產小麥、水稻、玉米、花生、銀杏、板栗、生姜、山牛蒡、大白蘿卜等,形成了南糧、中菜、北花生的種植格局。以牛、雞、豬等養殖業和花生加工、麻制品、炊事用品、草制工藝品、家庭造紙、工藝剪紙等一村一品,形成了格局小區域特色經濟,草、柳編工藝品大批量出口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馬頭鎮自古以來工商業發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鎮黨委、政府按照“以業興鎮、商貿帶動、跨越發展、強鎮富民”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努力培植以糖果食品生產、衛生用品、農副產品加工等三大產業。目前,全鎮私營企業已發展到310家,個體工商戶5509家,使糖果食品生產形成了年產6萬噸,年創產值10億多元的規模,成為全國三大糖果生產基地之一,占地500畝的中國糖果城聞名遐邇。同時,實施優惠政策,擴大招商引資,激活民間投資,建成了占地250畝,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擁有400個固定攤位,1500個臨時攤點的魯南蘇北鄉鎮級最大的綜合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