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樓街道是日照市市級機關所在地,北接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南接日照港,西臨204國道、同三高速和日東高速公路,東瀕黃海。轄70個村(社區),16萬余人,陸域面積92.6平方公里。轄區內有大學科技園、山海天度假區、市高新產業區三個園區,我市最大水上運動公園——日照水運基地座落在轄區內,2009年全街道實現GDP2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600元。
擁有獨具魅力的生態環境優勢。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氣濕潤的特點,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譽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境內17.5公里海岸線上,“藍天、碧海、金沙灘”的優美風光令人陶醉?諝赓|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近岸海域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海水標準,飲用水源水質合格率達100%。北大教授花園、清大科技孵化中心、曲阜師范大學、深圳軟件園等數十家研發中心及高校均在此落戶。
資源豐富,物產富饒。是日照綠茶生產基地之一。海洋-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0.8萬公頃,沿海潮間帶1000公頃,近海有魚類近百種,海水可養殖面積1萬公頃,是水產品苗種繁育中心之一,特色海產品種類繁多。林木資源種類較多,森林覆蓋率達30.8%,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葉松等都能在這里生長。沿海17.5公里金沙灘,水清浪穩,灘平沙細,為中國北方沿海所少見,是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勝地,發展旅游潛力巨大。勞動力和人才資源豐富,境內大學6所、科技研發中心4處、在校大學生5萬余人。
文化底蘊濃厚,歷史悠久。境內擁有舊石器遺址鳳凰城、清代廉正御史秦國求學遺址清涼寺等古跡10余處,秦樓也是西周時期偉最偉大軍事家、政治家姜太公的故鄉。秦樓人杰地靈、人才薈萃。
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機遇。地處市駐地,是日照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置得天獨厚,區位優勢極為明顯。城市交通四通八達,緊臨國家一類對外開放的日照港,是中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緊靠日東、同三高速,日(照)東(明)高速公路橫穿魯南,跨越京滬、京福高速公路、直達中原腹地,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北起中俄邊境,南至海南省,縱貫中國南部沿海主要城市。有著極其便利的交通優勢。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樓宇商貿經濟、高科技研發孵化經濟、大學經濟、旅游經濟、海洋經濟顯現出強大活力,極具人性化的投資興業軟環境,使秦樓街道成為資金聚集的“洼地”,創業發展的“寶地”。
走進秦樓,一座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生態宜居,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型現代化街道矗立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