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莊鎮是牟汶河發源地,隸屬山東省 萊蕪市 鋼城區。東依沂源,南臨新泰,全鎮區域面積100平方公 黃莊鎮
里,轄41個行政村(居),總人口5.8萬人,其中行政人口3.2萬人。黃莊地理位置優越,人流物流相對集中,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交通通訊便捷,率先在全市實現村村通柏油,已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是鋼城熱點開發區域。
經濟發展
黃莊鎮致力于率先突破率先發展,建設全市經濟強鎮,全鎮上下真正做到了一條心、一股勁、一盤棋,聚精會神抓經濟,一心一意謀發展。
黃莊鎮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快速提升,特色產業逐步壯大,逐步形成了機械制造、鋼材銷售、木器加工、商貿流通和林果生產為主的五大產業格局,發展起了年加工能力260多個品種、50萬套的木器加工企業19家。擁有鋼材銷售企業42家,年銷售鋼材進百萬噸,與俄羅斯、日本、烏克蘭、朝鮮等國建立了 黃莊鎮
國際貿易伙伴關系。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機械制造、鋼材銷售、木器加工、商貿流通和林果生產為主的五大產業格局,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優勢。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2006年全鎮新發展納稅過200萬元的企業2家,新發展納稅過100萬元的2家,納稅過50萬元的企業15家。
農業特產
黃莊鎮素以盛產蜜桃享譽國內外,是全國最大的蜜桃生產基地,栽植品種以蜜桃、晚蟠桃為龍頭,囊括了江北四十多個名優品種,實現了一年四季有鮮桃。全鎮擁有桃園8萬畝,年產果品10萬噸,純收入9000萬元,僅此一項,全鎮人均收入3000多元,被國家林業部、省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蜜桃之鄉,晚蟠桃取得省農業廳“無公害產品”認證,并注冊汶源牌商標。全鎮擁有省外固定客戶120多家,果品遠銷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等10多個省市,并轉銷韓國等國際市場。村南有牟汶河自西向東流,沿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村西丘陵整成梯田,發展農業具有優良條件,盛產小麥、玉米、地瓜。栽植果樹已有50余 黃莊鎮
年的歷史。韓(旺)萊(蕪)公路穿村而過,黃金大道筑于村前。依托西鄰萊鋼的區位優勢,發展二、三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種植規模越發展越大。該鎮適地適樹,集中成片,整村推進,實行區域化種植,品種化生產,做到局域內種植一個品種,每片栽植面積應在100畝以上。對新發展林果、改良品種、果品購銷等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扶持政策,調動了群眾發展林果的積極性,并加入了農業政策性保險,凡林果遭受自然災害的,給予適當補償,使群眾發展林果后顧無憂。品種越改良越優。該鎮不斷加大優良品種引進工作力度,改良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和效益。全鎮先后引進十余個新型品種,栽植品種囊括了江北六十多個名優品種,上市期從5月到11月,實現了一年四季有鮮桃。黃莊鎮管理越來越標準。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認真組織實施,以打造精品、名品為目標,大力加強標準化生產管理,從常規管理到農藥、肥料種類及用量,都嚴格執行有害物質控制標準,確保了黃莊蜜桃的無公害品質。目前全鎮無公害果品基地面積達1萬畝。銷售渠道越拓寬越順。該鎮堅持兩條腿走路,通過有形市場,完善市場設施,發揮果品購銷大戶的作用來促銷;通過無形市場,強化 黃莊鎮
宣傳,擴大知名度來促銷,全鎮銷售25萬公斤以上的購銷大戶達到38家,并與省內外120多家客戶建立了長期購銷伙伴關系。 黃莊鎮以打造生態鎮為目標,積極創造天藍、山青、水綠、氣爽的居住環境。凡是帶有污染的項目,一律不予準入,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的產生。加大水利工程建設,采取層層攔,節節蓄,溝溝閘,充分攔截地表水,使黃莊的小流域治理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堅持封山育林,建設綠色屏障,改善生態環境。全鎮初步形成春來花滿山間,夏來郁郁蔥蔥,秋來果實累累,冬來銀裝素裹的生態格局,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生態建設
黃莊鎮以打造生態鎮為目標,積極創造天藍、山青、水綠、氣爽的居住環境。凡是帶有污染的項目,一律 黃莊鎮
不予準入,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的產生。加大水利工程建設,采取層層攔,節節蓄,溝溝閘,充分攔截地表水,使黃莊的小流域治理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堅持封山育林,建設綠色屏障,改善生態環境。全鎮初步形成春來花滿山間,夏來郁郁蔥蔥,秋來果實累累,冬來銀裝素裹的生態格局, 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經濟林發展
黃莊鎮轄41個行政村,屬地人口5.8萬人,行政人口3.2萬,區域面積100平方公里。2007年全鎮財政收入實現23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14元。黃莊歷屆黨委政府都高度重視林果工作,特別是新的一屆黨委政府成立以來,始終把經濟林發展作為富民強村的根本措施,以打造全國蜜桃強鎮為目標,突出發展桃產業。全鎮已發展經濟林8萬畝,年產果品10萬噸,實現經濟收入9000多萬元,人均收入3000多元,該鎮先后被命名為“中國蜜桃之鄉”、“黃金桃之鄉”。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具體工作中,堅持做到四點。
一抓政策扶持。為把林果產業做大做強,新一屆黨委政府對新發展林果、改良品種、果品購銷等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扶持政策,調動了群眾發展林果的積極性。并加入了農業政策性保險,凡林果遭受自然災害的,給予適當補償,使群眾發展林果后顧無憂。鎮黨委政府拿出10萬元專門用于兌現獎勵。對村級組織采取以獎代扶的政策,引導各村加大水利工程投入,采取層層攔、節節蓄、溝溝閘的形式,大力修建塘壩、谷坊、攔沙壩、揚水站,豐蓄枯用,低水高用。在道路建設方面,以環山路為框架,合理布局生產路,達到峪峪相通,嶺嶺相連,進得來,轉得開, 黃莊鎮
出得去。并逐年分步硬化,2006年投資300多萬,硬化霞峰至沙嶺子路段5000余米,計劃用三年時間將環山營林路全部硬化。
二抓規模發展。按照適地適樹,集中成片,整村推進,實行區域化種植,品種化生產,做到局域內種植一個品種,每片栽植面積都在100畝以上。目前全鎮發展蜜桃兩千畝以上的村二十多個,基本達到了村村有桃園。大力抓好示范園建設,鎮上把那些發展欲望強、班子基礎較好的村確定為果樹基地,把那些想發展、果樹管理比較好的農戶果園確定為示范園,重點予以扶持。
三抓科學管理。堅持實施名牌發展戰略,穩定傳統品種,適當引進新品種、特別是引進適銷對路的適宜加工品種,逐步淘汰老品種。全鎮栽植品種囊括了江北六十多個名優品種,鮮桃上市期從5月到11月,基本實現了一年四季有鮮桃。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管理,以打造精品、名品為目標,制定了生長、管理、銷售、貯藏等各個環節的技術規程,從常規管理到農藥、肥料種類及用量,嚴格執行有害物質控制標準,優先使用低毒農藥,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確保了黃莊蜜桃的無公害品質。同時,大力加強技術培訓。積極與省果科所、山農大等科研院校交流協作,根據農時和果樹管理的關鍵環節,適時舉辦培訓班。全鎮基本達到村村都有林果協會,戶戶都有科技明白人。
四抓銷售流通。我們始終把搞活果品流通作為關鍵環節來抓,一方面,抓好有形市場的建設。突出培育產地規模集散市場和果品購銷大戶。全鎮現已發展專業批發市場10多處,形成了以霞峰、沙嶺子、北金水河等為主的三個組團式專業批發市場。并加大果品購銷大戶扶持,全鎮發展購銷果品50萬斤以上的購銷大戶38戶,與省內外120多家客戶建立了長期購銷關系。另一方面,抓好無形市場的建設。借助報紙、電視臺、電臺、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宣傳,并注重采集果品生產信息,摸清上市果品的品種、數量、質量、價格、時間,分析市場走向和需求狀況,及時發布出去,吸引外地客商前來運銷。特別是成功舉辦了四屆桃花節,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提高了黃莊蜜桃知名度,堅持走好龍頭+基地+農戶的路子,依托藝景林果,結成對子,簽訂購銷保護價,實施訂單農業,使群眾吃上了定心丸。目前我鎮果品遠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十多個省市。
旅游文化
春踏黃莊景觀傳說
黃莊鎮地處大汶河源頭,位于萊蕪市東南部,東依沂源,南鄰新泰,素以盛產蜜桃享譽省內外,走進黃 黃莊鎮
莊,無論是高山峻嶺,還是深溝險壑,都是堆翠流碧,桃樹漫野,村落淹沒在綠色之中,由此你會想到這里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又是親近自然的人間仙境。以黃金蜜桃、汶源蟠桃為龍頭的桃系列蓬勃發展,目前全鎮桃園面積達8萬多畝,林木覆蓋率41.7%,從早春四月到寒冬臘月,一年四季有鮮桃。春來花滿山間,桃紅點點;夏來郁郁蔥蔥,流水潺潺;秋來果實累累,俏壓枝頭;冬來銀裝素裹,美景常在。“欲把黃莊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里山圍水繞,山峻水媚,有生態鎮之美譽。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北望棋山省級森林公園,郁郁蔥蔥,海拔596米,占據面積12平方公里。棋山之名源于“棋山柯爛”傳說,《嘉靖萊蕪縣志》載,建元年間有樵子伐薪,見二人弈,其一人授之藥一丸,樵子咽之遂在一旁久觀其弈,至斧柯朽及歸,無復時人,棋盤石子于今尚在。有詩為證:“流水行人世代殊,石棋山上有樵夫,至今傳說樵柯爛,不識當年柯爛無”。歷山位居黃莊東部,與棋山隔河相望,山勢險峻,腳下有舜皇廟,相傳舜居住耕作于此。
山勢獨特的沂蒙七十二崮,黃莊獨占旋崮和青揚崮兩崮。河流星羅密布,泉水潤澤,集牟汶河源頭之水,匯黃莊河、金水河、丈八丘河為一處,每一處景,每一點色,無不透出黃莊山水的靈氣。站在霞峰舉目環望,四周皆山,層峰疊巒,逶迤起伏,近者蒼翠欲滴,遠者含煙如黛,錦山繡水,自在深淺有無中。東南方向,遙觀沂蒙七十二崮之首——旋崮,它海撥729米。在群峰環抱之中,旋崮山頭突兀,分巒開障,獨具一格,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相傳此處是因海水打旋而托起的,故名旋崮。每年農歷三月三舉辦廟會,沂源、新泰、蒙陰、萊蕪方圓數十里的鄉親,扶老攜幼,紛至沓來。或登高望遠、交朋會友,或探春踏青、賞景遣懷。有時搭臺唱戲,載歌載舞,人數最多能達千余眾。站在峰頂極目北望,但見田畦成方,庫水如鏡。花椒樹、柿子樹,片片相連;蘋果園、板票園,園園相接。山中石塊各具奇姿,頗可令人欣賞玩味,有的如怪猴,有的像臥龜,或仰或立,或伏或躍,形態各異,不可勝指。山間高松如蓋、亭亭玉立,一樹一景,還以自然的原始風貌。面下俯瞰,村舍儼然,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間以看園人的磚墻紅瓦,偶聞村落中的雞鳴犬吠,疑是天堂落人間。
西南方向臘山屹立。古傳云,在那荊莽深荒時代,旋崮山上蜜蜂特別多,大的如鷹似雁,小的也似燕如雀,多得遮天蔽日。再加上那時候植被特別好,一年四季鮮花盛開,蜜蜂又是勤勞之族,所以,那蜂蜜就甭提有多么多了,天天象大河一樣向萊蕪方向滾滾流去。千百萬年以后,那峰蠟象河水中的泥沙一樣,經過沉淀、凝結和積聚,竟形成了一座大山,經過千百萬年風雨雷電的洗禮,那些蜂蠟竟石化變成了一座蠟山。后來,人們見蠟山上的蜂蠟已不存在,便把“蠟”字改寫成了現在用的“臘”字,這就是臘山的來歷。
青楊崮,原名鐵龍山,位于鋼城區黃莊鎮西丈八丘村西南2公里處,這里山清水秀,有飲馬泉、朝陽洞、將軍墓等景點。說起青楊崮,還有個關于葛大王的傳說呢。相傳在400多年前,朝廷-,昏君無道,又趕上連年干旱,顆粒不收,民不聊生,天下大亂。一位叫葛龍的青年力大無窮,武藝高強,有百步穿楊的好箭法,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為求生路,他拉起一幫弟兄來到青楊崮的朝陽洞中,占山為王,劫富濟貧,打抱不平,深受鄉親愛戴,各地英雄好漢慕名投奔,實力倍增,人送外號“葛大王”。他準備著有那么一天殺進京城除掉昏君,拯救鄉親們于水深火熱之中。皇上得知后,又喜又怕,喜得的是如葛大王歸順后,可以充當馬前卒,幫助自己坐穩江山;怕的是如果葛大王率人揭竿而起,后果不堪設想。遂封有萬夫不擋之勇的武將曹花榮為兵馬大元帥,先行招降之計,如若不成則武力討伐,斬草除根。曹花榮奉命率兵經數日行軍,來到青楊崮前,勸前來迎戰的葛大王進京做官,享受榮花富貴。葛大王聽罷冷冷一笑,說:“我寧肯站著死,不愿跪著生,決不替昏君賣命。”說罷,兩個便擺開架式,走馬過招,大戰20多回合不分勝負,便決定比箭論輸贏,由曹花榮先射,接連三箭均被葛大王一一躲過。接著葛大王搭弓在手,只一箭便中曹花榮的咽喉,曹花榮死于馬下,所率人馬潰敗如山倒,紛紛逃命。皇上為籠絡人心,命人在青楊崮下筑墓一座,人稱“將軍墓”,皇上見葛大王軟硬不吃,便派官兵在年初一將葛大王的父親抓住,逼其就范,正在飲馬泉飲馬的葛大王得知消息后,不禁仰天長嘆,勸弟兄們完成其競事業,自己則舍身救父,跪在峪中束手就擒,因拒不投降而被亂刀剁成肉泥。因而葛氏家庭在大年初一這一天不吃肉餡餃子,以示紀念這位忠孝兩全、視死如歸的英雄,風俗流傳至今。
黃莊鎮是牟汶河發源地,隸屬萊蕪市鋼城區。東依沂源,南臨新泰,全鎮區域面積100平方公里,轄41個行政村(居),總人口5.8萬人,其中行政人口3.2萬人。黃莊地理位置優越,是國有大型企業萊鋼集團公司的生活區和辦公區,人流物流相對集中,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交通通訊便捷,率先在全市實現村村通柏油,已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是鋼城熱點開發區域。
黃莊鎮致力于率先突破率先發展,建設全市經濟強鎮,全鎮上下真正做到了一條心、一股勁、一盤棋,聚精會神抓經濟,一心一意謀發展。2006年財政收入完成1602萬元,全鎮財政收入實現兩年翻兩番。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50元。依托萊鋼,集中優勢抓招商,集中力量抓招商,堅持以花為媒、以會招商,連續三年舉辦桃花節,擴大了黃莊的影響力、吸引力。
黃莊鎮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快速提升,特色產業逐步壯大,逐步形成了機械制造、鋼材銷售、木器加工、商貿流通和林果生產為主的五大產業格局,發展起了年加工能力260多個品種、50萬套的木器加工企業19家。擁有鋼材銷售企業42家,年銷售鋼材進百萬噸,與俄羅斯、日本、烏克蘭、朝鮮等國建立了國際貿易伙伴關系。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機械制造、鋼材銷售、木器加工、商貿流通和林果生產為主的五大產業格局,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優勢。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2006年全鎮新發展納稅過200萬元的企業2家,新發展納稅過100萬元的2家,納稅過50萬元的企業15家。
黃莊鎮素以盛產黃金蜜桃享譽國內外,是全國最大的黃金蜜桃生產基地,栽植品種以黃金蜜桃、晚蟠桃為龍頭,囊括了江北四十多個名優品種,實現了一年四季有鮮桃。全鎮擁有桃園8萬畝,年產果品10萬噸,純收入9000萬元,僅此一項,全鎮人均收入3000多元,被國家林業部、省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蜜桃之鄉、黃金桃之鄉,黃金蜜桃、晚蟠桃取得省農業廳“無公害產品”認證,并注冊汶源牌商標。全鎮擁有省外固定客戶120多家,果品遠銷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等10多個省市,并轉銷韓國等國際市場。
黃莊鎮以打造生態鎮為目標,積極創造天藍、山青、水綠、氣爽的居住環境。凡是帶有污染的項目,一律不予準入,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的產生。加大水利工程建設,采取層層攔,節節蓄,溝溝閘,充分攔截地表水,使黃莊的小流域治理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堅持封山育林,建設綠色屏障,改善生態環境。全鎮初步形成春來花滿山間,夏來郁郁蔥蔥,秋來果實累累,冬來銀裝素裹的生態格局,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