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鋼城區 > 里辛街道 > 潘家莊村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里辛街道潘家莊村概況

[移動版]

潘家莊村位于萊城東南15公里處,地處顏莊、里辛、萊城區辛莊三鎮交界處。東鄰西田莊村,北鄰小官莊村,南鄰疃里村,西距潘西煤礦1公里。全村共有465戶、1317口人,均系漢族。土地面積1133畝,其中林果300畝,除200畝山嶺薄地外,全村有水澆地600畝。

潘家莊,明朝時屬于萊蕪東鄉,里辛保;民國初年,取消鄉保,設立區鄉(鎮),屬于萊蕪四區潘家鄉(潘家溝、清泉官莊、疃里、東泉、蓮花池);1939年4月,0萊蕪縣委指示,普遍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萊蕪四區由17個鄉鎮合并為9個鄉,改屬黃花鄉(轄南下冶、北下冶、黃花店、蓮花池、澇坡、小官莊、潘家溝、郭家臺等村);1940年,革0據地被敵人吞食分割,本村屬于萊東縣黃花小區;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原建制,屬于萊蕪縣顏莊區;1950年5月,區名由按地名稱呼改為數字稱呼,屬于萊蕪縣第七區田莊鄉(轄北田莊、西田莊、東田莊、潘家莊、小官莊、雙口峪等村);1956年11月,原顏莊區由15個鄉合并為8個鄉,改屬王莊鄉(轄鄭王莊、大小廟、黃家洼、雙口峪、小官莊、潘家溝、東田莊、西田莊,北田莊等村);1958年10月,本村屬于鄭王莊人公社;1959年2月,鄭王莊、顏莊兩個人民公社合并為顏莊人民公社,屬于萊蕪縣顏莊人民公社;1962年,建立公社下設的管區,屬于萊蕪縣顏莊人民公社鄭王莊管區;1984年,農村管理體制改革,潘家莊屬于顏莊辦事處鄭王莊鄉;1985年11月,撤處并鄉后,屬于里辛鄉;1992年11月,萊蕪晉升地級市,屬于鋼城區里辛鄉;1996年1月,里辛鄉改鎮,屬里辛鎮管轄至今。

潘家莊村從早年間就是屬于人多地少的窮莊子,解放前村中只有王氏幾戶比較富有,土地較多。絕大部分人家只有極少的土地,有些戶基本無土地,生活無保障。大部分人家的妻子、年齡小的兒女在外乞討,男人就干個人開的小煤窯。有句順口溜說得很形象:“潘家溝里淌黑水,男人長著五條腿(手腳著地爬著拉煤)”。如果趕上天災-,更是民不聊生。闖關外的,在外地扛活當長工的,打短工的,推腳的(用獨木輪車搞運輸)占大多數。解放后農民分得了土地,生活逐步改善。但是仍然沒有使大多數農民富裕起來,特別是1960、1961、1962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造成了糧荒,潘家莊村街上的淘菜水橫溢,在附近村是較出名的。此時的潘家莊村出現了兩多:“淘菜水多”、“光棍漢多”。農民吃飯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潘家莊村有了長足的發展。由于重視了水利建設和大辦鄉村企業,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村里新打大口井3眼,小口深井6眼,架渡槽1500米,使本村70%的土地成為水澆田,糧食產量成倍翻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農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由于村辦企業迅速興起,農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家家戶戶住上了新瓦房,有的農戶還蓋了前后出廈、二層小樓,既寬敞又明亮,房屋式樣不斷更新,標準不斷提高。彩電、冰箱、高檔家具已經進入普通家庭,70多戶村民安裝了電話,摩托車、手機成為多少青年的時尚。現有大小拖拉機20幾部,三輪車10幾輛,面包車、桑塔那等高檔車也走進農戶,搞汽車長途運輸的有9家,擁有載重汽車16輛。

農民家庭富裕起來,集體的腰板也硬了。特別是自開辦煤礦以來,集體收入大增,新建了村辦公室,重修了學校、幼兒園、衛生室。于1990年,新修直接萊韓路的潘前公路、通村辦公室的柏油路1000米,村內修水泥路1500米,建潘田河橋1座。“水泥路、柏油路、土路”三結合,構成了潘家莊村的交通網絡。

由于水利得到了根本解決,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也就比較容易。村東、村前600畝為基本糧田,西北嶺、南嶺及東南嶺規劃為果園,占地300余畝,村西南公路旁規劃為養殖基地,占地100畝左右,成為潘家莊的小開發區。

1982年經有關部門批準,該村投資60萬元,建起了潘北煤礦。于1984年正式投產,年產原煤24000噸,每年上交稅金20萬,創利40萬元,安排勞動力150余人。因國家政策的改變,2000年6月,潘北煤礦停業。

村民襲建強,30多歲,初中文化,10年來,他從個體屠宰戶發展到現在,具有相當規模的奶牛飼養專業戶。有10多名工人,喂養50多頭奶牛,日產牛奶1000多斤,主要銷往萊鋼等地,在附近有相當的名氣。在他的帶動下,全村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先后建起了耐火材料廠、白石粉廠、木器廠、面粉廠、車輛修理廠、洗浴中心等,商店、飲食、服務也有多家。今天的潘家莊,人人走在致富的大道上。

潘家莊人認為,過去這里窮,一是窮在自然條件差,二是自己沒文化。因此,現在手中有一點錢,首先想到的是辦學校,改善辦學條件。1986年以來,村里先后撥款30多萬元,重修了學校校舍,硬化了路面,并按照新頒標準,為學校添置了桌椅條凳和教學儀器,購置了部分體育器材、圖書及生活用品,給教師、學生創造了極舒適的教學環境。并拿出部分資金,獎勵貢獻大的教師等等。自1988年以來,學校一直列入里辛鎮一類學校,適齡兒童入學率、在校生鞏固率、畢業率均達100%。1997年創建為鋼城區規范化學校,多次被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潘家莊的教育重視了從娃娃抓起,村投資新建幼兒園一處,購置了大量兒童玩具,對幼兒教師的工資進行了補助,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多次被評為里辛鎮示范幼兒園。

成人教育也辦得紅紅火火,現有成人文化培訓教室3間,桌凳38套,圖書1000多冊,成人教育教師多名。每年都舉辦以種植、養殖、機械、林果等知識為內容的學習班,定期定時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受到省市區領導的一致好評。

1991年以來,該村學習借鑒東石村實行村級規范化管理的經驗,結合本村實際,全面系統開展依法治村工作,走出了一條“法制引路、章程規范、黨員帶頭、依法管理”的治村路子,先后四次被市區鄉評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伊人婷婷涩六月丁香七月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