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店村位于萊城東南12公里、顏莊鎮政府駐地北2公里處。東隔汶河與北下冶村相望,南與南下冶村接壤,西鄰野虎溝村,北靠郭家臺村,二O五國道從村東通過,交通便利。地勢西為丘陵,東為平原。全村現有1025口人,耕地面積500余畝。
據村碑記載:明萬歷七年(1579年),呂姓由河北棗強遷此建村,以開茶水店為業。相傳曾有皇姑經此住宿,曾名皇姑殿,明末易名為皇姑店,清初改稱黃花店。黃、呂、董、史為村中四大姓。
《萊蕪市組織史資料》載,抗日戰爭時期,黃花店村隸屬四區中的黃花區;解放戰爭時期和建國初期,黃花店村隸屬顏莊區;1958年10月至1984年4月,隸屬顏莊人民公社;1984年4月至今隸屬顏莊鎮。
黃花店村建村400多年來,村民世代和睦相處,勤勞勇敢。民國前夕,時局動蕩,各地土匪成患,村民備受其害,于是自發組織,沿村四周,筑起圍墻。圍墻用三合土夯成,下寬上窄。圍墻上方有垛口,并扯有鐵蒺藜。圍子墻留有四個寨門,沒有南門,除了東門、西門、北門外還有一個小西門。每座寨門之上都修有瞭望臺,四座炮樓均布于圍墻上,都緊靠寨門。從外形看,炮樓有圓形的,有方形的,形態各異。每座炮樓和寨門之間又建有一座炮臺,共8座。圍子墻外圍挖有一人多深的壕溝。北門上方留有“人和寨”三個字的石匾;東門上方的石匾上刻有“迎汶”兩個大字,左邊刻有一行小字:“光緒二十六年立”。當時,附近一帶僅黃花店村有圍子墻,一有匪患,周圍村莊的村民常來此避難。后來匪患漸絕,村民不再續修,圍墻漸毀。
戰爭年代,黃花店村犧牲了5名同志,每位革命烈士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