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鋼城區 > 顏莊街道 > 木頭山村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顏莊街道木頭山村概況

[移動版]

木頭山村位于萊城東南10公里、鋼城20公里、顏莊鎮政府西8公里處。地處山區丘陵,東鄰邱家屋村,西鄰吊鼓山村,南接東當峪村,北鄰東紅埠嶺村。全村現有358口人,110戶,耕地272畝,山場面積300余畝。

木頭山村原名為鄭家山子,清道光末年到咸豐初年由劉氏三兄弟劉茂修、劉玉修、劉清修從安仙村(現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安仙村)搬遷而來,后因鄭家遷走,又因當時村東、西、北三山樹木多而繁茂,遂取名木頭山。

民國初年,取消鄉保建制,改為區,區轄鄉,木頭山村屬紅埠嶺鄉;到1939年4月0萊蕪縣委指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又重新劃鄉,木頭山村屬當峪鄉;到1956年11月,木頭山村又劃歸為瀾頭鄉;到1958年3月,撤區并鄉,瀾頭鄉并為顏莊鄉;同年10月改鄉社,顏莊鄉更為顏莊人民公社,木頭山村屬顏莊人民公社;村劃為大隊,木頭山村同邱家屋村為一個大隊,稱木頭山大隊,仍屬顏莊人民公社;1984年顏莊人民公社改稱為顏莊辦事處,木頭山村屬顏莊辦事處瀾頭鄉所轄;1985年10月屬顏莊鎮至今。

木頭山村民自清道光末年居住此地,繁衍生息,只有劉氏三兄弟后人,至今無二姓,世代和睦相處,耕讀傳世,民風淳樸,勤勞勇敢。在戰爭年代許多熱血青年踴躍參軍、參戰,英勇抗敵。有一位青年為革命捐軀。

村民劉玉人(已故)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植樹造林的模范。他在村東山、西山植柏樹二萬余棵,還在石壁上鑿寫毛主席語錄,是當時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積極分子。

木頭山村水源條件差,原在村南挖一池塘蓄山泉水為人畜用水,后由于衛生差無法使用。到1960年在村東人工挖了一口20多米深的井,只能滿足當時人畜用水。1966年,在村北先是人工開鑿深30余米、直徑達四五米的深井,又在萊蕪縣水利局的幫助下打了一口井,幾年后因地下水位下降,無法使用。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干部群眾共同努力,集資打井、架電,1987年結束了到外村挑水、用煤油燈照明的歷史。1995年用上了自來水,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修通連村公路,運輸業也很快發展。手中有了錢,家家蓋起了新房,買上了彩電、家庭影院等,2000年率先成為電話村。

木頭山村人素有開拓創新精神,用勤勞的雙手,踏實的腳步,譜寫自己的創業史。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精品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视频 | 宅男宅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性色国产福利在线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