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鎮位于高青縣東南部。北與田鎮鎮,唐坊鎮相鄰,南隔小清河與桓臺縣相望,東與博興縣接壤,西與樊家林鄉毗連.北緯37。05,東經11757。東西長18公里,南北8公里,面積109平方公里.轄77個村民委員會,68個自然村.11382戶,39129人,除11名少數民族外,其余皆漢族。因鎮政府駐高城而得名。
民國時期,為高苑縣高城鎮.1945年8月屬高苑縣高城區;1948年為高青縣十區和九區的一部分;1956年3月劃為齊東縣高城鄉、丁夏鄉、李官鄉和東劉鄉的一部分;1958年為高城人民公社;同年秋劃歸博興縣;1961年為高青縣高城區;1971年復為高城人民公社,1976年10月改革者為高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改為高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7月機構改革,撤銷高城人民公社,建立高城鎮,同時,丁莊鄉析出;1987年2月行政區劃調整,丁莊鄉復并入高城鎮。
鎮內地勢西高東低。小清河、支脈河流經全境,同杜姚溝、引黃過清干渠組成灌溉網,有三處揚水站,機井2102眼。井河并用,有效灌溉面積5.7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0%,基本實現了以河補源,以 井保豐,對抗御自然災害和保證作物的穩產收到了明顯效益。
文教衛生事業。建國前,本地有二處師范,15處小學,學生450人。建國后,于1951年省立高青中學建于此,1961年改為高青第一中學,曾發展成有24個教學班的知名學校,1982年改為縣立農業技術中學。
名勝古跡有馬駒灣、古靈異臺、袞龍橋井(板倒井)、三靈候墓、狄城遺址、披陽城遺址、大王古家、魯仲連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