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 > 茶業口鎮 > 龍堂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茶業口鎮龍堂村概況

[移動版]

龍堂村位于萊城北40公里、鎮政府駐地東南4.5公里處。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鄰埠口村。有耕地310畝,127戶,380口人。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石城保,龍堂”。

抗日戰爭初期,龍堂村隸屬博山區;1958年10月,屬茶業人民公社轄;1984年,隸屬茶業辦事處;2001年茶業口鄉、腰關鄉兩鄉合并,隸屬茶業口鎮。

龍堂村周圍群山環抱,地處偏僻。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就把該村當作堡壘村設有地下醫院、服裝廠等。1943年由于叛徒告密,日本鬼子血洗該村,十幾個傷病員全部遇害,所有工作人員除一名當地的小護士脫險外,其余全部壯烈犧牲。村里很早就建立黨組織,1939年入黨的傅玉珠是茶葉區最早的黨員之一。抗日戰爭時期他任新甫縣委秘書,后來被日本鬼子逮捕,就義于敵人的監獄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這個不足300口人的小山村,先后有十幾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龍堂村也出了一名全村人自豪的烈士,他就是傅來效。1982年10月18日下午一點半左右,時任萊蕪縣茶業派出所副所長的傅來正與本鄉東榆林村黨支部書記王化銀研究工作,三名刑滿釋放和解除-后又勾結在一起的犯罪分子突然持械闖入室內殺人搶槍。傅來效臨畏不懼,與犯罪分子激烈搏斗,不幸光榮犧牲。根據傅來效生前的模范事跡,0萊蕪縣委于1983年1月17日授予他優秀0員的稱號,山東省人民政府追認他為烈士,-給他記一等功。

龍堂村地處山區,土質瘠薄,水源缺乏,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十年九不收,糧食產量很低。1972年開始興建一座大型二級揚水站,1974年竣工。第一級揚水站建在距村4華里的大河邊上,揚水高度為60米,水一直流到村西邊,擴大水澆地100多畝,使昔日的旱不能澆、澇不能排的低產田變成了旱澇保豐收的高產田。1986年為了減少農業生產投入,進一步擴大水澆地面積,將原來的二級揚水站改建為揚程高度近120米的一級揚水站,修建了一座長度100多米,高度為10多米的渡槽一座,水澆地面積比原先擴大了近一倍。

龍堂村是有名的板栗村。傳說在明末清初,有一個傅員外,土地上百畝,山林幾千畝,此人交友甚廣。一天,一位朋友給他送來了幾棵樹苗,栽在山上。經過幾年的管理,開花結果了,并且栽培面積越來越多,這種樹就是板栗,從此龍堂村的板栗樹就流傳發展起來了。龍堂村耕地面積雖少,山地卻有2000多畝,經過多年的努力,荒山全部綠化,是村民的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板栗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上百年的栗樹現在還有十幾棵,最大的一棵樹圍3米多,樹冠占地近半畝。近年來板栗的栽培面積進一步擴大,板栗產量大增。

在村西的山嶺上,有一個占地200多畝的蘋果園。1990年寸草不生的荒嶺上開山挖坑栽上了蘋果,經過十幾年的經營管理,現在已是碩果累累,2001年的產量已達20多萬斤。

酸櫻桃是龍堂村特有的水果,這種水果在5月底6月初成熟,這種水果個大好保存,經濟效益可觀。

龍堂村周圍的山上有豐富的鐵礦石,礦石的品位較高。

龍堂村人在1982年用一個冬春的時間修了一條2華里多的公路,從此汽車開進了山村,使山上的物產走出山外。1994年春,動工修建第二條公路,1996年建成通車。

龍堂村尊師重教,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有20多人考上了中專、大專。傅應美、傅來銀兩人在讀研究生,有幾個家庭一家考上了兩個大學生,是附近聞名的狀元村。

如今的龍堂村是山上樹木成林,村前流水潺潺,兩條公路連接著外面的世界,村民的生活豐富多彩,龍堂村的明天會更美好。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不卡的 |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伊人精品影院一本到综合 | 尤物在线国产91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