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 > 茶業口鎮 > 上石臼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茶業口鎮上石臼村概況

[移動版]

上石臼村位于萊城北38公里、鎮政府駐地西南29公里處。南鄰下石臼,北靠船廠,東至中溫石峪村,西為馬鞍山林場澇汰分區。耕地204畝。148戶,417口人。

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征途經迷馬鎮,迷人此峪,當時唐王舅父也隨其東征來到此地,唐王將舅父舍到這里,故稱舍舅峪。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石城保-上石臼”。

據《程氏譜》記載,明洪武末年張姓建村,又因村旁有巨石,狀如石臼,借以名村。因重名,改稱上石臼。建國后誤寫為上石究,1988年經標準化處理,復稱上石臼。

民國初年屬石城保;1936年6月屬匯源鄉;1942年屬抬頭區;1946年8月屬雪野區腰關鄉;1949年屬茶業區腰關鄉;1955年人初級社,1959年上石臼屬茶業人民公社;1967年更名為“向陽大隊”,后復稱上石臼,1984年屬茶業辦事處腰關鄉;1985年撤處并鄉,劃分為茶業口、腰關兩鄉,上石臼隸屬腰關鄉;2001年合并鄉鎮,屬茶業口鎮。

上石臼人忠厚老實,為人和善,也曾經歷過不平凡的苦難。清朝時期,賊寇盤據村里多年,00女,蹂躪百姓,作惡多端,危害四方,村民不得安寧。父老鄉親求助外援,特邀船廠武士陳立條及部分青壯年來村。大年除夕,選漂亮村婦幾名前去炒菜、包水餃助興,賊寇忘乎所以,毫無防備,喝得酩酊大醉。陳立條等人和村民把賊窩周圍堆上若干柴草,前去婦女悄悄而出,把門鎖上,屋外點燃大火,一舉殲滅了賊寇。大火洶洶燃燒之時,有個賊寇頭頂一把農用耩子沖破屋頂,被陳立條等人的石塊砸下,屋里賊寇一陣狼嚎,嘴里還不停地喊“得罪船廠大老爺了”。此舉成功,為民除了害,流傳至今。

上石臼地處窮鄉僻壤,交通閉塞,自然條件極差。解放前常有人乞討他鄉,苦不堪言。解放后,受小農經濟意識的束縛,邁的步子不大,沒有拔掉窮根子。窮則思變,黨支部書記程遵言一班人集思廣益,找到了貧窮的重要癥結就是交通閉塞。要想富,必須先修路。1973年苦戰一冬,修通了到下石臼的五華里拖拉機路,第一輛12馬力拖拉機開進了村。1975年村干部們在認真分析了自己的條件后,認為:單靠經營糧食生產,不能壯大集體經濟和徹底改變山村面貌。他們選準了發展村辦企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的突破口.與濟南縫紉商店達成協議,對方提供技術,自己籌備資金,上了翻沙項目,為濟南方面生產縫紉機配件。以后又三下濟南,在征得客方同意后,于1982年上了縫紉機鎖邊床配件深加工。同年冬,架電進村,工廠用電進一步得到保障。與此同時,不斷開拓新的生產門路,擴大生產規模。1989年除生產紉機配件外,還生產干濕兩用粉碎機、蜂窩煤爐、化肥深施器等產品,當年完成產值105萬元。村辦工廠雖只有10余年的歷史,但對振興全村的經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支部書記程遵言作為工廠的發起人曾多次評為模范黨員,并出席了萊蕪-表大會。

村辦企業的發展,為農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先后投資8萬元興修水利工程,修筑塘壩6座,總容水量達到12萬立方米,204畝旱田實現了水利化,投資1.5萬元修橋鋪路,基本實現了逢山有路,遇溝有橋,路面平整,四坡相通,極大地改善了生產條件。2000年全村吃上了自來水,2001年建成了電話村。

1984年村里制定出優惠政策,促進林果生產,把荒山定級,誰治誰包,合同20年不變,到期二八分成,集體占小頭,并規定治一畝山,村里補貼現金100元。當年就承包荒山1000畝,由7戶29人上山,建起了自己的果園。為改善上山戶的生產生活條件,1997年把路修到了九山子和嶺西。2000年投資3萬元為他們架電,2001給他們安裝了電話。每戶年收入萬余元。村內程茂芳是第一個嘗到販運甜頭的人,程迎芳是第一個有彩電和冰箱的人。

改革開放的良好契機,給一批經濟頭腦靈活的青年人開辟了施展才能的空間,一批經濟小能人脫穎而出。現年46歲的程奎芳,1974年高中畢業后,1975年進村辦工廠任副廠長,是主要技術負責人。他設計制造了縫紉機零部件,配件生產用的工裝模具,并精通了車、銑、刨、磨電器設備等管理、操作與維修技術。1986年萊蕪市油漆廠在腰關鄉建成,作為技術骨干的程奎芳被調入油漆廠任副廠長,制造了部分化工設備,安裝了樹脂合成車間、油漆研磨車間的設備,生產試車一次成功,受到了青島化工研究所技術專家、所長陸錫芳的好評。1990年被萊蕪市鄉鎮企業局聘為助理工程師。1973年由于油漆市場蕭條加之管理不善,油漆廠-破產。下崗后,程奎芳從1994年開始自謀職業,在腰關辦起電氣焊機加工維修部,業務量由小到大,不斷擴展,近幾年研制生產了空心磚機、砂漿攪拌機、樓板切割機、石子破碎機等部分建筑機械設備,其產品銷往萊蕪、淄博、章丘等地。2001年船廠村引來外資,上了三處選礦廠,選礦廠聘請程奎芳幫助他們設計安裝部分選礦設備,受到用戶好評。年僅36歲的程緒奎從1989年開始進行大棚蔬菜種植,到1990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瞄準市場行情,開始從事生豬養殖業。規模由小到大,現擁有豬圈36間,母豬30頭,種豬1頭,年出欄生豬400多頭。程緒奎在養殖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養豬經驗,管理科學,從防疫、飼料加工到配料、喂養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程序。他研究市場行情,出欄的生豬從不賠本,對成熟的養豬經驗從不保守,對養豬的村民主動傳授其方法,調動了村民養豬的積極性。

上石臼重視教育,人才輩出。解放后建有小學一處,1995年船廠小學和下石臼小學并入上石臼小學,村里無償拿出400多平方米的土地新建上石臼小學,成為全日制小學教學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共考出大專學歷以上的學生l4名。其中程遵言和程遵增兄弟二人后輩占了大多數。程遵言的長子程立芳1974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工系,成為全鎮的第一個清華生,現任勝利油田恒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高級工程師。程立芳的兒子程科2001年考人中國美術學院。三子程和芳1980年考入泰安師專物理系,后自修本科,高級教師,現任新泰市教育局副局長;次子程迎芳的兒子程琳考入山東大學計算機系。程遵增的長子程君芳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中文系,高級教師,現任鳳城街道辦教委主任。三子程勤芳1990年畢業于山東大學法律系,任萊蕪市法制辦公室主任。三女程曄1994年畢業于曲師大生物系。程君芳的長子程瑋玨考入山東理工大學。一家考了8個大學生,被稱為“狀元之家”。

上石臼村有著淳厚的風俗民情,清明、十月一上墳祭祖,春節走親訪友是重要的習俗。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鸭子tv国产在线永久播放 | 日本淑妇性爱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