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 > 高莊街道 > 安仙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高莊街道安仙村概況

[移動版]

安仙村位于汶河南岸,離萊城5里。東接西溝里村,西鄰關帝廟、沙王莊,北臨汶河,與官廠隔河相望。現有740戶,人口2600人,耕地1600畝。

明《嘉靖萊蕪縣志》載:“安仙莊,縣東南五里。”安仙村歷史久遠,相傳是安期先生在此居住而得名。據有證可查的資料看,建村歷史已有1042年。北宋初年,出于頻繁作戰的需要,宋政權對兵器制造十分重視,金屬冶煉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在萊城設置萊蕪監專事冶鐵,安仙是為萊蕪18冶之一。說明安仙村歷史久遠的另一佐證是崇果寺,《嘉靖萊蕪縣志》載:安仙寺即崇果寺,在縣東南五里。周安期生寓煉于此,嘉靖二十六年知縣陳甘雨塑其像,匾曰:“蓬玄寓煉。”這一記載可以把安仙上推至周朝時期,距今已有近三千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萊蕪縣鄉土志》:崇國寺故事保•安仙村。明初,全縣為30里,天順年間增為42里,后改為42保,安仙屬東鄉故事保;清代仍屬故事保;民國初年,取消了鄉、保建制,全縣劃為10個區。安仙屬城區管轄;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安仙村屬新甫縣汶南區;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建制,全縣劃為13個區,安仙屬汶南區;1950年5月,安仙屬汶南區;1951年3月,各區由地名稱呼改為以數字稱呼,汶南為第六區,安仙屬該區管轄;1955年10月取消數字稱呼,仍為汶南區安仙村;1958年10月屬南冶人民公社;1959午2月南冶人民公社撤銷隸屬高莊;1960年4月撤銷高莊劃歸顏莊人民公社;1964年5月,將牛泉人民公社的槲林、魯家,顏莊公社的南冶、對仙,礦山人民公社高莊管理區組成高莊人民公社,安仙村又回到了高莊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和管理區,改為高莊辦事處南冶鄉(小鄉)管轄;1985年10月撤處并鄉,全市分為28個鄉鎮辦事處,高莊與南冶分家各成立鎮,安仙劃歸南冶鎮;2001年10月,撤銷南冶鎮,成立高莊街道辦事處,安仙村隸屬高莊街道辦事處管轄。

安仙村現有人口2600人,姓氏有范、何、傅、王、秦、呂、張、段、劉、成、高、田、樊、梁、亓、畢16姓,傅、秦、段、張、王姓人口居多。絕大多數姓氏是明清時遷入。過去有尚家林、吳家林和薛家林,而今天三姓皆無,村東曾有尚家花園,至今花園水井尚存。安仙村,除仙人安期生,其后人無據可考,安姓不復存在。

過去在安仙村的說法是東窮西富。民國年間有十幾戶財主,每戶不少于15畝地,常年雇有伙計幫工,分別不同地喂著驢、騾、牛大牲口,并有水車,有的還兼顧其它商業活動。盡管各家財主富足不一,但從其居住的房子看與其他百姓沒有二樣,清一色的馬褂子草房,再富的人家蓋新房也是麥草披頂,檐口上掛三層小黑瓦,黑瓦掛梢。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村民打破幾千年的封建習俗,蓋起了瓦房,搬進了新居;80代村里百姓全部都住進了瓦房;90年代安仙村支部一班人,投資300萬元,實行舊村改造,搬遷70多戶,拆除舊房234間,通開了南北街(原段家胡同,半截子胡同),硬化了路面,實現了全村“兩縱兩橫”四條大街,總長達3000米,并安裝了路燈。1997年集體先后投資800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小康”樓40幢,48戶村民住上了樓房。居住條件的改善,不但沒給安仙人帶來災難,相反,安仙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更快樂。2002年被省建設廳、人事廳評為村鎮建設明星村。

安仙交通便利,韓萊路、二O五國道從村中穿過,給發展經濟創造了條件。安仙人的頭腦靈活,科技意識強、觀念新、基礎好,這可從安仙人過去的小手工業制作反映出來。打鐵的人數不少,以傅、秦、劉姓為代表;饃饃坊有段、傅兩家,開油果鋪的是傅家;王家染布;做掛面的是段登祥,土法、手工制作,用旱小麥磨面,泥甕發酵,木條墜拉,手藝精湛;范登才泥瓦匠,在眾人中他算頭兒,授過徒,專披馬褂子草屋,村里不少建筑都出自他之手。

安仙村的工副業項目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村里有建筑隊,小型機械加工廠,磚廠、焦廠等。到了80年代,不但沒有進步,與其它他村莊比較反而有所倒退,甚至到幾乎空白的地步。1992年咸寶友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安仙的工業項目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十年來,村里年年上項目。1996年投資300萬元,成立了工程車隊;1993年成立與建筑公司配套的預制廠;1995年建起了加油站;1996年又新建了編織廠;1993年建起了粘土礦;安仙村建筑隊目前已發展成為“萊蕪市安泰建筑安裝公司”,下設5個分公司,一個預制廠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固定資產500萬元的三級企業。2002年通過招商引資,投資560萬元的鋼球廠,肉聯廠、鋼鐵大市場正在施工中,年底投產達產后可為集體增加產值5200萬元,利稅600萬元。截至目前,集體共有企業11處,產值達3000萬元,利稅310萬元。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還鼓勵村民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第三產業,村里先后投資350萬元,在205國道,韓萊路兩側開發商貿樓房10000余平方米,全部租賃給村民經營管理。如今全村已發展個體民營企業、商業150家,年創產值2000萬元,實現利稅達200萬元。

安仙村的農業生產和全市其它鎮村一樣經歷了幾個時期,人民的生活逐年改善。建國后,村里先后成立了“換工組”、“變工組”、“互助組”。1955年在互助組的基礎上成立初級社兩個,一個為“裕民”社,一個為“裕增”社,1959年安仙改為大隊至今。

1971年“農業學大寨”時,安仙村除參加公社分配的“戰山河”任務外,結合村實際重點治理了汶河南岸牛草溝以北沙化地1600畝,過去的“南瓜地”變成一年兩季(小麥、玉米)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目前,安仙村可耕土地1600畝,人均0.5畝,上級的統籌集資、村民的耕、種、灌溉、收割、打場以及農業基礎建設投資,全部由集體承擔。1993年以來,每年支出60萬元。安仙村民的主要精力重點轉向第三產業,現在的安仙家家戶戶富得冒油,安仙人的生活,過去愁的是沒啥吃,現在愁的是啥也吃不上(進)。

安仙近靠萊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且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南通顏莊新泰,北是通向城里的關口,因此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民國期間盤踞在南冶的“顏團”經常騷擾本村,無惡不作。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有據點在安仙設置,在村民范純宜家并建有偽警察所。同時,又是八路軍的游擊區,八路軍區中隊、區小隊經常在該村活動,開展抗敵斗爭。日本投降后,-部隊又在本村設防,期間劉伯戈部經常出沒于村。1947年2月,萊蕪戰役打響,安仙作為-部隊的前沿陣地,全村房屋幾乎被炮火夷為平地,損失慘重。

安仙建村歷史較長,雖經各個戰亂時期,但村里沒出什么重大事故,民國期間,抗戰期間,解放戰爭期間,雖然環境惡劣.但安仙村四平八穩。日本鬼子占據安仙時,-劉伯戈部經常出沒本村,但是安仙沒有死傷一人。安仙村1945年1月建立黨支部,在抗日對敵斗爭,反對-、還鄉團壓迫統治的斗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993年1月萊蕪地級市成立,也是安仙新一屆以咸寶友為支部書記的領導集體走馬上任剛滿1年。安仙人重整旗鼓,艱苦創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又迎來了大發展的年代。嘔心瀝血整十載,支部一班人在安仙村的發展史上又重重寫下了一筆:新上企業11處,民營企業發展到150家;修建了高標準的省級村辦小學;修建了托兒所、敬老院;進行了村莊改造,硬化了街道;打深井2眼,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安裝了閉路電視、電話。1994年村里為解放軍某部隊劃出40畝土地用于種菜,密切了軍民關系。

安仙有著燦爛的文化和美麗動人的傳說。遙遠的過去似一層神密的面紗籠罩著這個村莊,豐厚的文化底蘊涵蓋了安仙過去的歷史,也昭示著安仙今天的富足和明天美好的未來。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安仙人民造就了輝煌的實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安仙人立足本村實際,制定符合本村的發展規劃和計劃,并得到落實。工業、農業、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民安居樂業,安仙如同鑲嵌在汶河南岸的一顆明珠光彩奪目。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网站 | 亚洲国产天堂女人午夜看片 | 亚洲天堂男人2020 |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 | 日本一二三区免费 |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